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住建部專家否認保障房建設“大躍進”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05: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昨天下午,對社會上質疑保障房建設“大躍進”的問題,住建部專家委員會住房組成員張泓銘稱,不能接受“大躍進”的説法,“十二五”期間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是因為前幾年我國住房保障落後,當前保障任務緊迫。

  張泓銘説,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從1998年切斷住房的實物配給,此後住房市場大量發展,房價越來越高,很多民眾被市場甩出去,一部分人解決住房問題的同時,一部分民眾的住房困難凸顯出來。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後,直到2007年前,近9年時間內我國住房保障落後了,數量很少,住房保障任務很緊迫。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住建部才會制定出五年3600萬套的目標。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了,進度加快了”,張泓銘説,假如要套用“大躍進”這個詞,“那麼這種‘大躍進’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於民生問題的重視,對於老百姓居住問題的重視,我們也歡迎和支持這種‘大躍進’。”

  目前,國土資源部已批准在集體土地上試點公租房的建設,土地問題得到解決,但建房資金仍成難題。昨天,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在集體土地上建保障性住房,首先保障對象的定位要準確,未來房租的增長能夠覆蓋建設成本就行,因為土地是集體土地,土地成本為零。

  此外,保障房未來的收益權明晰,比如房租歸誰,農村集體、地方政府、投資者所佔收益比例也要約定清楚,産權和收益都明晰的情況下,吸引社會資金就相對容易。

  李稻葵強調,在集體土地上建公租房還要有一個前提,在農用地轉為非農用地的過程中,必須讓每個村民知情、參與,避免由個別人代理村民行使權利。

熱詞:

  • 大躍進
  • 房建設
  • 保障任務
  • 保障對象
  • 建設成本
  • 住房保障
  • 集體土地
  • 住房制度改革
  • 投資者
  • 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