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5名代表委員聯名建議應結構性減稅為企業減負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2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于3月6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舉行主題為“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記者會,圖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局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東方網3月7日消息:“稅負重,民眾痛”,中國社會上的這一説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眾多呼應者。

  在全民談“減稅”的當下,中國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步調被認為“遠未到位”,眾多企業也在呼喚“結構性減稅”已經不夠了,要“全面減稅”。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用頗為少見的口吻説:現在稅負“是非常混亂的問題”。

  儘管“混亂”,中國百姓還是看明白了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2011年中國稅收總收入接近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22.6%。同期,中國國民生産總值(GDP)的增速則為9.2%。

  許善達承認,中國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高於經濟增長速度,“這個態勢為政府執行結構性減稅提供了資源”,中國已經實行的減稅政策還要繼續執行,某些力度不夠的以後還要加大力度。

  “政府應該投入資源,減輕中小企業稅負。稅負要是降低一點,中小企業的經濟情況就會好一點。”許善達6日回答中新社記者關於企業稅負過重的問題時説。

  兩會前一份調查顯示,高達63%的被調查企業認為自身的稅負較重,九成被調查企業認為結構性減稅不到位。

  “減稅”這個複雜而專業的詞彙,已經像喝到放心的牛奶、或買到便宜的肉菜一樣,成為很多普通中國百姓的訴求,民眾也希望通過今年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將聲音持續放大。

  “加稅速度如劉翔,減稅速度如蝸牛。”有政協委員在發言時如是痛批稅收弊端。

  今年兩會上,25名代表、委員聯名建議“中國應結構性減稅為企業減負”。參與聯名的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財政收入結構存在明顯問題,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使商品含稅成為公共財政收入主要來源,進而形成中低收入階層“稅收痛苦程度”高的問題。

  相對於一些企業“全面減稅”的呼聲,賈康贊成“結構性減稅”的提法。“全面減稅聽起來受歡迎,但實際上在有些方面不具可行性。”賈康説,“比如資源稅,就不是‘減’的問題,而是要把原來微不足道、無關痛癢的存量因素提高,變成有關痛癢的、可以調節經濟活動的激勵機制。”

  “有些稅種要‘調’而不是‘減’,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減稅,有非理性成份。”賈康説。

  他認為,中國當前應以結構性減稅為重點,一是下調關稅、降低企業和消費者負擔,二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增值稅和營業稅要“優惠寬鬆”,三是推動以增值稅替代營業稅的改革。同時,個人減稅方面也應爭取創造條件,更有效地降低中低端的稅負。

  事實上,“結構性減稅”的提法已獲得官方認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3月5日所作政府報告中,明確“實施結構性減稅”將是今年工作重點之一。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前董事長秦曉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結構性減稅是當前政府導向,而全面減稅是個“長議題”。他表示,減稅是肯定的,但減的力度、減的步驟要均衡,減稅要考慮各個群體的利益。

熱詞:

  • 結構性減稅
  • 代表委員
  • 減稅政策
  • 稅負
  • 金碩
  • 全國政協委員
  •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 經濟增長速度
  • 中低收入階層
  • 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