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重視肥料産業技術升級 千方百計提高土地産出率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1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作為主要目標,把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産生態協調作為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提高肥料利用率,重視肥料産業技術升級和技術推廣。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不斷增加的肥料投入並沒有帶來糧食産量的持續增加,肥料利用率低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2011年我國氮肥施用量2400萬噸,因肥料利用率低,直接損失肥料約1000萬噸。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我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結果顯示:面源污染中的最重要兩大指標總氮和總磷的農業源排放分別佔57.2%和67.3%;氮肥産業排放溫室氣體約佔全國總排放的8%。

  提高肥料利用率刻不容緩。近幾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扶持新型肥料産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緩控釋肥納入優先發展的産業,農業部也將緩控釋肥列為主推技術,同時科技部將緩控釋肥列入“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

  目前,我國肥料生産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和産學研相結合,通過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已經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緩控釋肥工業化生産技術體系與産業化模式。緩控釋肥已在全國20多個省、30多種作物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累計推廣600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64.7億元。僅此肥料推廣就為國家節約34萬噸標煤、0.7億立方米天然氣、2億千瓦時電,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萬噸。

  但相對於我國化肥産業而言,緩控釋肥産業規模仍然偏小,市場佔有率不足1%,緩控釋肥推廣任重道遠。目前,可以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要著力解決農業科技服務農民“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以科學技術為主導,以肥料為推廣載體,將肥料生産、營銷、施用有機接合,提高農民種植技術水平。同時,將農技推廣與農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為農民提供適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緩控釋肥等農資産品,並提供測土配肥、種肥同播、培訓講座、現場指導等專業化農化服務,將農化服務的觸角由此延伸到農民的田間地頭。企業、政府、技術推廣部門、研究機構形成多方合力,共同縮短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共同推動我國農業科技創新。

  要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技結合更有效地提高農民耕種效率。例如,將緩控釋肥技術與農業機械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作物播種時,按有效距離,一次性將種子和緩控釋肥一起施下去,提高肥效,作物後期不再追肥,省工省時又省力。

  要加快緩控釋肥産業技術研發。加快緩控釋肥成熟工藝技術、配套裝備的研發,推動技術向外輻射,促進我國肥料技術升級和産業結構調整,對提高我國化肥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將起到積極作用。

  國家對於高效新型肥料推廣應從政策上給予財政補貼,以公益性行業專項、施肥補貼、生態補償等形式給予支持。如果國家能拿出部分資金用於補貼農民購買高效新型肥料,可從源頭上解決資源消耗和過度施肥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金正大公司)

熱詞:

  • 控釋肥
  • 肥料利用率
  • 肥料投入
  • 技術推廣
  • 土地産出率
  • 中央一號文件
  • 産業技術
  • 技術體系
  • 農業面源污染
  • 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