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百萬獎金背後的體制之困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15: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教練汪成榮的兩名運動員在殘奧會上獲得3金1銀。2011年中殘聯獎汪成榮149.91萬元。得知消息後,汪成榮所在單位、青海體工一大隊多次要求汪把獎金上交組織,汪不同意。而後,單位給予汪成榮停職處理。(華西都市報)

  獎金是獎給教練員,還是獎給體工大隊,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汪成榮訓練運動員並參加殘奧會,且所訓練運動員也並非青海體工一大隊所選拔;其次,獎金性質也相當清楚,即對當年殘奧會比賽有成績的教練個人獎勵,中殘聯將資金打到汪個人賬戶上,並非偶然。

  並不複雜的權屬問題,卻引發集體與個體的糾紛,看似可笑,卻飽含著深層次問題。事實上,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運動隊與運動員之間就獎金的糾紛,在體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這些問題的産生,乍一看是內部缺少清晰的利益分配製度和監管機制,出了成績前大家都是“君子”,出了成績後卻都成了“小人”。

  問題是,利益分配製度好建立,但內部利益關係卻難調節。首先,體育出成績並非只是運動員、教練員共有的功勞,終究是體育資源配置的最終結果。運動員訓練與成長相關的物質、智力等方面的“投資”,都是集體“投入”。而教練員帶隊伍的成績及個人成長,靠的也是“集體”支撐。

  其次,在體育商業化、市場化,甚至職業化的大趨勢下,成績蘊含的利益被顯現出來,與成績相關的獎勵、比賽獎金、贊助,甚至廣告代言,使得運動員作用顯性化,從而出現了運動員、教練、運動隊梯級的格局。利益分配與投入倒挂的矛盾,使得獎金糾紛、大牌現象、選材賄賂等亂象得以産生。

  百萬獎金背後其實是體制之困。青海體工一大隊一直強調汪成榮是體工一大隊的人,殘奧會獲得好成績,就好比自己的品牌貼到別人的産品上,賣了好價錢那樣,資源還是自己提供的。儘管有強詞奪理之嫌,卻不乏追溯“集體資産”收益的初衷。

  體育商業化、市場化和職業化是擋不住的趨勢,這必然要求體育資源逐步從國有一家獨大的框架內走出來,推動基礎設施、訓練培訓的市場化,用市場化無形之手來調節資源配置與利益分配的格局。惟其如此,此類“所獎”與“所屬”之間的糾紛,才能不治自愈。

熱詞:

  • 運動員
  • 獎金
  • 集體
  • 體工
  • 訓練
  • 教練員
  • 小人
  • 投資
  • 君子
  • 殘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