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紅谷灘500失地農民海南當“地主”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江網-江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南昌訊(記者李晚成 實習生喻妍)一種幫助失地農民致富的“海南種植模式”正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沙井街辦推開。2月28日,來自紅谷灘新區沙井街辦的統計顯示,在當地政府的引導幫助下,沙井街辦已有500余人到海南承包土地,種植木瓜、香蕉等經濟作物,面積超1.2萬畝,年銷售産值上億元。500余名失地農民,搖身變成新時期“地主”。

  隨著紅谷灘新區開發建設提速,過去一直靠種菜為生的沙井街辦衛東村村民土地被大量徵用。如何讓農民失去土地後並不失去幸福,成為擺在沙井街辦領導面前的頭等民生大事。沙井街辦調研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少部分農民到海南租地從事種植業,但由於缺乏支持,一直沒有形成氣候。直至2005年前後,在海南從事種植業的沙井農民也不過百餘人。

  當越來越多失地農民涌現時,沙井街辦意識到,要引導失地農民致富,不僅僅是要他們享受社保、醫保,更要給予他們創業的機會。沙井街辦因勢利導,在失地農民中大力宣傳“海南種植模式”,引導有種菜經驗的當地農民到海南包地種植木瓜、香蕉等農産品。

  從2009年開始,沙井街道引導種植業主陸續建立黨小組、成立“海南種植協會”和轉移被徵地農民就業試驗點。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種植戶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抱團作戰,形成互助小組,並調整種植品種,學會科學管理,許多在海南承包土地的失地農民很快富起來。在先富起來的農民示範效應下,紅谷灘新區越來越多失地農民涌到海南,並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失地農民“海南種植模式”。

  萬小安就是在政府幫扶下富起來的失地農民之一。失去土地後,萬小安一直無所事事,生活困苦,2009年,萬小安成為種植大戶、衛東村黨支部書記雷平國的結對幫扶對象。在雷平國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下,萬小安現已在海南承包了50余畝土地,年收入達20余萬元。

  這幾年,失地農民的種植事業越做越大,一些大戶每戶承包土地就達上千畝。其産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至日本、韓國等國家,年純收入數千萬元。

  富裕起來的失地農民眼界更開闊了。這兩年,他們已陸續在雲南西雙版納承包3000余畝土地,今年更打算跨出國門,到老撾等國家去承包土地種植瓜果,爭做“洋老闆”。

熱詞:

  • 失地農民
  • 地主
  • 紅谷灘
  • 沙井
  • 海南
  • 種植模式
  • 承包土地
  • 2009年
  • 種菜
  • 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