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逾20米原址保護 近100米遷移保護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2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長沙2月28日電 (記者顏珂)備受關注的長沙古城墻遺址概念性保護方案日前對外公佈。湖南省文物局表示,經過文物主管部門、長沙市政府及文物保護專家的反復論證,將選取古城墻遺址文化信息最豐富的一段進行原址保護,長度不少於20米,剩下的近100米城墻遷移保護。

  2011年11月,在長沙市開福區萬達廣場開建前,長沙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依法對該地段進行了考古勘測。經考古專家發掘,地處湘江河畔的長沙古城墻揭開面紗,經專家初步判斷:一號墻體為明清時期長沙城城墻,二號墻體為宋代長沙城城墻。

  據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黃樸華介紹,已經發掘出土的明代和宋代城墻,呈東北─西南走向,長120余米,以麻石條為基礎,兩側用青磚包邊,且明代城墻疊壓在宋代城墻的墻基上,其中一段還架設樹樁來穩固基礎。在宋代城墻上,還發現了刻有“忠義軍”字樣的城磚。

  古城墻遺址,是原址保護,還是異地保護,成為輿論焦點。

  為此,湖南省文物局邀請考古、水利、建築、規劃、地質與工程結構等方面專家對古長城概念性保護方案進行評審。“經過多方面的論證,最終決定採取部分原址保護的方案。”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介紹説,將選擇文化信息最豐富的一段進行原址保護,剩下的近100米城墻進行遷移保護,遷移地點可能為湘江風光帶或附近的歷史文化街區。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柳肅表示,古城墻遺址不僅具有考古價值,還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原址保護應當是目前綜合考量各方因素的最優選擇。

  “當時,初步設想了兩個方案,請考古隊把它拆到博物館去,或是挪動位置,叫做異地保護。但我認為這兩個方案都不可取。”當得知古城墻保護可能傾向於異地保護時,柳肅曾在微博上無奈地寫道:“古城墻可能保不住了。”

  柳肅説,他當時是漏發了“原址”兩個字,但沒想到由此引發了民眾和媒體的極大關注。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熊建華表示,民間力量介入之前,文物部門的保護工作其實已經啟動,但民間力量的介入,更凸顯了古城墻遺址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在柳肅看來,專家、媒體以及民眾的介入,應是推動長沙古城墻遺址方案得以最優化的重要原因。因而建立一種及時溝通交流機制,十分必要。

熱詞:

  • 原址
  • 古城墻
  • 保護方案
  • 宋代
  • 忠義軍
  • 萬達廣場
  • 明代
  • 文物保護
  • 水利
  • 歷史文化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