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寶墩古城擴大到2.68平方公里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7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成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再次證明成都平原是長江文明和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

  將為探討城市和中華文明的起源等提供全新的關鍵證據

  這是繼良渚、陶寺古城之後中國同時期第三大古城遺址

  4500年前,我們的古蜀先民從茂縣營盤山一帶遷徙到成都平原。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代代傳承,逐漸形成了寶墩文化。距今3000多年前的神秘金沙文化也是由寶墩文化發展而來……寶墩文化得名于新津寶墩古城遺址。該遺址于1995年調查發現,考古發掘已證實該遺址屬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古城址。

  2009年11月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調查隊對寶墩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向成都媒體公佈調查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們確定寶墩古城有近3平方公里的面積,這是之前發現古城面積的4倍多。在古城中心位置,考古專家還發現一個300多平方米的公共建築。

  現場考古負責人何錕宇告訴記者,此次他們確定寶墩古城面積為268萬多平方米,與良渚、陶寺古城的規模相當,為探討城市起源、中華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全新的資料,也是對中華文明起源“滿天星斗”擁有多元化中心的支持。“寶墩遺址的新發現再次證明成都平原是長江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模式及多元一體學説提供了關鍵證據。大型建築基址的發現是本次發掘的重大收穫,對探討寶墩文化早期的建築形態、功能和居址結構提供了寶貴資料,同時也對聚落考古的開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興奮地強調説。

  據推測,大型建築遺址周圍肯定還會有相關配套設施,預計9、10月份,考古人員將再次在該建築遺址周圍進一步發掘。何錕宇説,目前,寶墩古城已經納入大遺址保護範圍,外城墻向外500米的範圍之內將被納入統一規劃,進行有序保護,不排除建立古城遺址公園的可能性。

  最新發現

  周長近6.2公里

  城址大致呈圓角長方形

  “寶墩古城是繼良渚、陶寺古城之後,中國同時期第三大古城遺址。”何錕宇介紹説,一直以來,外界認為寶墩古城範圍其實僅僅是面積僅60萬平方米的寶墩古城內城。經過近3年的考古調查,考古專家找到寶墩古城的外城城墻,確定了古城的最終面積超過268萬平方米。在寶墩古城遺址外圍發現遊埂子、碾墩子、石埂子、狗兒墩等幾處長條形土埂,王林盤段則鑽探到有墻基殘存,在調查和鑽探的基礎上,專家選擇保存較好的幾處進行試掘解剖工作,解剖的結果均證明這些“埂子”、“墩子”均係人工堆築。目前已初步確認這些土埂乃是寶墩文化時期的夯土城墻,它們是寶墩古城的外城墻。

  何錕宇説,到目前為止,在寶墩古城內城墻以外四個方向都確認有城墻或壕溝,外城墻體寬度殘存15—25米,殘存高度約1.5米—4米不等。墻體外側壕溝寬10—15米。從平面形狀看,城址大致呈不甚規整的圓角長方形,方向與內城一致,約北偏東45,城墻周長近6.2公里。他們使用全站儀對外城墻、壕溝的分佈範圍和走勢進行精準地測量並繪製了城址平面地形圖,以壕溝外側邊為界,面積約276萬平方米;以外城墻外側墻基為界,面積約268萬平方米;以外城墻內側墻基為界,面積約253萬平方米。

  寶墩村發現建築基址

  面積達300平方米

  作為此次考古調查中最重要的建築發現,考古專家在新津新平鎮寶墩村發現一處面積達到300平方米的建築基址。昨日,記者在基址發掘現場看到,大約500平方米的探坑內,有序地排列著40多個大約1平方米見方的土坑。這些土坑由白色的石灰粉特別標注,在陽光下顯得特別顯眼。

  這些看似普通的土坑和寶墩的建築有什麼關係?“你們可不要小瞧這些土坑,它們可是距今4300多年前的房屋立柱遺存,也就是柱坑。通過這些柱坑,我們能夠推斷出這所房子的大小、用途等。”何錕宇指著這些土坑説道,2010年底至2011年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新津縣文管所于內城中心偏北位置進行較大規模地發掘,收穫頗豐。該區域地層堆積較厚,文化遺存豐富,包含寶墩文化一、二期的堆積。發掘中,最重要的遺跡便是這一組大型建築基址。這個房址呈長方形,正東西走向,朝向正東邊的開闊低地,寬約20米,進深2間,約10米。在主體建築的兩側有廂房,均為面闊2間,寬約進深2間。這個房屋基址位於寶墩古城內城中心位置。

  初步推測

  修築時間

  外城墻晚于內城墻

  何錕宇説,“我們綜合分析,這些城墻的年代基本可以確認為寶墩文化時期。根據出土遺物分析,初步推測外城墻的修築時間當晚于內城墻,但內外城墻應同時使用過。”

  何錕宇説,考古專家通過對石埂子、狗兒墩、遊埂子、王林盤等處的解剖,發現城墻夯築採用斜坡堆築形式,與原寶墩古城城墻夯築方式完全一致。從地層關係看,發現有幾處漢墓打破城墻,“石埂子”解剖處發現有漢代文化層疊壓在城墻之上,“狗兒墩”段解剖處發現墻內側墻腳被寶墩文化層疊壓,城墻下也疊壓有寶墩文化層,城墻的第一層堆築土與其下疊壓的寶墩文化層的土質土色相一致,説明當時修築城墻取土是直接從寶墩時期的文化層開始的。所有解剖處,城墻內均出土有寶墩文化時期的陶片。這正是外城墻晚于內城墻的證明。

  考古揭秘

  300平方米大型建築

  可能是寶墩時期議事廳

  “相較于一般的生活居住類建築,此次發掘出的建築遺址內外並沒有灰坑等生活遺跡,而現場出土的罐、壺等器物做工精細,因此初步斷定該遺址在當時是一種公共建築,規格很高。”何錕宇揭秘道,該建築是採用立柱式承重。據推測,該建築是採用先立柱,後用其他地方搬運來的黃土舉行地面鋪墊。“鋪黃土好似我們現代人鋪地磚,這在當時的建築中是很罕見的。”而且該建築“先立柱後鋪墊地面,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廂房,主體建築在中間”的修建方式,也是新石器時代成都平原首次發現。據悉,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斌一直主持良渚古城發掘,他到該發掘現場考察該建築後認為,該建築與良渚古城內發現的大型建築相似且規模更大,可能是原始議事廳或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

  何錕宇坦言,該組建築是寶墩遺址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建築基址,時代處於寶墩文化一期晚段。它同時也是成都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公共建築。但由於本次發掘面積有限,大型建築基址周圍的配套設施還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發掘。

  4500年前古蜀先民就種植水稻

  據何錕宇介紹,此次在寶墩村出土器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陶器又以泥質陶為主,也有少量夾砂陶。他説,泥質陶內一些造型元素與長江中游流域的石家河文化有相似之處;夾砂陶內一些元素又與營盤山文化有相似之處。有意思的是,在考古專家進行植物考古時,還發現一些碳化的水稻、小米、薏米等種子。他們推斷出該地在4500年前,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還兼有小米、豇豆、薏米等。

  未解之謎

  寶墩文化

  如何消失的

  寶墩文化之後,金沙文化逐漸發展。寶墩文化是如何消失的?這是考古專家一直沒能解開的謎團。此次考古發掘中,專家在外城墻外的四個方向都確認了壕溝。這些壕溝是否是抵禦外敵所用?是否是外敵毀滅了寶墩文化?何錕宇直言,目前專家還沒有確切的結論,“洪水、戰爭都有可能。”他推測,該處屬於長江流域,多水,新津地區也是“五津匯集”之地,岷江主流、支流很多都經過此地。考古人員還在外城墻東北方向發現有古河道遺跡,寶墩文化的消亡或許與洪水有關。

  東北邊內外城墻

  為何會重合

  在成都平原發現不少歷代的古城遺址,它們的佈局都有一定的規律,諸如:“回”字形、“井”字形等,內外城墻也是互有間距。可是這個寶墩古城的佈局就別具一格,它是一個圓角長方形的格局,最讓人奇怪的是,古城的東北邊外城與內城的城墻居然是重合的。據何錕宇介紹,這在成都平原之前的考古中,從未發現過。為何城墻會重合?何錕宇推測,這可能與當地的地形有關,但是否會有其他特殊原因,這還將等待考古專家的進一步發掘。

  延伸閱讀

  高科技助推

  破解寶墩密碼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用於考古發掘,幫助考古人員更快地找到破解歷史的密碼。據了解,在此次寶墩古城的考古調查中,考古人員就用上了高科技的地磁勘探技術。他們通過勘探儀器上顯示的磁場反映來斷定地表之下是否存在著歷史遺留下的器物。

  除了“入地”發掘,考古人員還要“上天”。昨日,航模航拍就在寶墩村的建築基址上進行。一個看似普通的模型直升機上,裝上小型的高清晰攝像頭。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飛機時上時下,通過各種機位全方位拍攝這個大型建築基址,為考古人員立體了解該基址提供了影像資料。

  本報記者 王嘉 攝影 朱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