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絲川”小行星常遭太空物體撞擊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2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東京2月2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介紹説,對“隼鳥”號探測器從“絲川”小行星帶回的微粒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小行星經常遭受微小隕石等太空物體的撞擊。

  日本岡山大學中村榮三教授日前在一次講座中透露,最新的分析發現,“絲川”小行星形成後,曾因遭受太空物體撞擊而破壞並部分熔化,持續不斷地向太空釋放出非常細小的塵埃。他認為,這一發現將有助於弄清太陽系內物質的運動。

  在從“絲川”小行星帶回的微粒上,中村榮三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有其他物質高速撞擊微粒表面形成的數十納米(1納米為十億分之一米)大小像炸面圈的環狀凹陷,微粒上還附著了不少因撞擊而熔化並一度飛散的飛屑,此外一些破碎的極其微小的粒子也附著在上面。研究小組認為,這些都是小行星表面發生活躍的物質撞擊的證明。

  研究小組還發現,這些微粒過去曾一度被加熱到900攝氏度。中村榮三認為,這説明曾存在一顆作為“絲川”小行星母體的小行星。母體小行星因與天體撞擊而分崩離析,然後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絲川”小行星。

  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于2003年5月升空,2005年11月在“絲川”小行星上兩次著陸。經過近5年漂泊,密封艙最終在2010年6月成功回收。當年11月,日本研究人員確認,在密封艙的回收容器中發現的1500個物質微粒,大部分是來自“絲川”小行星的岩石。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小行星
  • 太空
  • 絲川
  • 隼鳥
  • 號探測器
  • 微粒
  • 研究小組
  • 天體撞擊
  • 日本研究
  • 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