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西大力發展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助農增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2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河池2月27日電 (記者 楊志雄 黃艷梅)羅永幫是廣西河池市鳳山縣平樂瑤族鄉蘭包村夢娥屯一名瑤胞,在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下,他家依靠種植八角、茶樹、杉木“脫貧”,還住上了180平米的“小洋樓”。“我們的茶油是原生態綠色農産品,很暢銷,價錢能賣25至30元每斤。去年我家賣茶油的收入就有近萬元。”羅永幫對中新網記者説。

  地處廣西西北部的鳳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老、少、邊、山、窮”地區,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特困縣。“鳳山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産業結構以資源型為主。新階段扶貧開發以來,我們以資源換産業,不斷擴大全縣農村特色經濟産業開發規模,積極培育桑蠶、烤煙、菜籃子工程等短平快的産業以及核桃、八角、油茶等長效産業,以産業開發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鳳山縣縣長郝玉松説。

  郝玉松介紹,目前,鳳山縣農村群眾種植八角26萬畝、油茶22萬畝、核桃9.6萬畝、桑園5萬多畝。2011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44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5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該縣還以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平臺,于2010年成功晉級世界地質公園,成為廣西首個世界地質公園。2011年該縣全年共接待遊客88.1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5億元,景區周邊農民也受益其中。

  廣西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吳宇雄説,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後發展欠發達地區,廣西把扶貧産業開發作為扶貧開發重中之重的工作,由過去單一救濟式“輸血型”扶貧方式,逐步向産業開髮式和參與式扶貧的“造血型”扶貧方式轉變,扶貧開發工作發展方式實現了戰略性轉變,産業扶貧活力顯現。

  來自廣西扶貧辦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2000年至2010年,廣西共投入産業扶貧資金7.02億元,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11億元,培育和扶持扶貧龍頭企業113家,發放到戶貸款38.7億元,累計扶持貧困農戶發展種植業300.93 萬畝,發展水産養殖水面1.1萬畝,養殖牛、羊4.13萬頭,養豬33.06萬頭,飼養家禽541.18萬羽。截至2010年,廣西産業開發扶貧項目覆蓋95%以上的貧困村,扶持農戶150萬戶600多萬人。

  廣西不少地方因地制宜,發展了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優勢産業,成為當地農村脫貧、農業增長、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如南寧、貴港、崇左、來賓等地的蔗糖産業,百色市右江河谷的蔬菜産業,蒙山、宜州、忻城等地的桑蠶産業等。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田東、德保、忻城、天等、都安等縣多次榮獲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和進步縣榮譽稱號,平果、田東、南丹等縣躋身廣西財政收入“十強縣”行列。

  “到2015年,廣西力爭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吳宇雄表示,“十二五”期間,廣西將重點推進“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攻堅工程建設,建設10片以上特色優質高效、連片在1000畝以上、輻射覆蓋貧困村農戶1000戶以上的種植示範基地或特色高效養殖基地,扶持100家以上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扶貧龍頭企業,通過示範基地和扶貧龍頭企業帶動1000個以上貧困村成為産業化扶貧示範村。 完

熱詞:

  • 助農增收
  • 特色優勢
  • 特色經濟
  • 廣西
  • 産業開發
  • 鳳山縣
  • 貧困地區
  • 大力發展
  • 輸血型
  • 十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