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母親的口頭禪變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惠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12月28日,惠州籍的我國著名音樂家青主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在市區下埔濱江公園舉行,作為青主侄女的母親應邀前來參加。那天,母親穿著一件新的紫藍色衣服,胸前佩戴著嘉賓的彩花,與青主的其他族人一起,恭恭敬敬地向青主銅像三鞠躬。當晚,惠州電視臺在新聞節目裏播放了這則報道,我在家中的電視看到了母親,便立即打電話給已經回到深圳的她,興奮地説:“媽,您上電視了!”母親也很高興地説:“媽能上電視,這是你伯公青主帶來的榮耀!”

  母親是青主的胞弟———“兩航”起義領導人廖仲爽的親生女兒,出生於1933年12月。因個中複雜的原因,母親出生才3天,便給本地河南岸渡船頭村一戶丁姓人家抱養了。這戶人家很窮,只給了母親的生父生母10個雞蛋,因惠州人把蛋叫做“春”,故母親被取名為“春妹”。

  母親幾十年來一直在貧窮艱辛的日子中渡過。為了全家的生計,她含辛茹苦,織過網線,挑過擔子,在食堂做過廚工,還到鄉下拾牛糞、撿蔗葉……上世紀50年代早期,父親沒有正式工作,只好到江河捕魚捉蝦為生。那時,母親下産坐月子,看到父親捕到幾條巴掌大的魚,也捨不得自己吃,要拿去賣,以換些錢來接濟生活。1958年,父親下放到郊外的古塘坳財貿農場勞動,母親便一個人操持起了全家裏裏外外的一切大事小事。記得有一年農曆臘月二十九,母親披著暮色,匆匆從父親那裏挑回一些過年的蘿蔔等蔬菜,並買回一隻“傻雞”(病雞)過年。

  1963年,我家附近一處叫“後嶺頭”的地方建起了東江鹽業倉庫,母親便當起了裝卸工。當裝卸工,苦不堪言。開工、吃飯、睡覺無定時,什麼時候運鹽的汽車到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三更半夜,不管正在吃飯或在睡夢中,都得停下自己的一切,前去卸鹽。同時,還要裝卸附近茶土鹹魚倉庫的貨物,光一筐鹹魚,就有200斤重。我常常看到母親和她的工友肩披一個尖頂的草席包,手捧一碗飯,邊嚼邊向裝卸的地方奔去,因此而得胃病的不少。不管卸鹽卸到多晚,母親還要到江邊洗完全家人的衣服才能休息。

  母親的生父廖仲爽組織發動“兩航”起義後留居香港,母親便長期背上了“有海外關係”的政治包袱,不但入國營單位無門,而且連累父親,導致父親長期“以工代幹”。母親因此在親戚、鄰居和工友面前絕不提自己的生父,更不敢提起大伯青主。而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的哥哥(即母親養母抱養的兒子)是共産黨員、生産隊長!”1980年6月,父親因突發腦溢血去世,母親得到父親生前所在單位領導的關懷照顧,被安排到父親生前所在單位———惠州市食品公司倉庫工作,成了一名國家正式職工,才擺脫了苦役般的裝卸工生涯。退休後,一直跟隨我弟妹在深圳居住。

  1998年,市區下埔濱江公園建成,成了市民休閒、運動、娛樂的好去處,儘管母親每年都回惠州幾次,卻都未曾真真正正到濱江公園遊玩過。自從青主銅像落成後,母親每次回惠州,總要到下埔濱江公園瞻仰青主銅像———她的大伯。我發現,幾十年來一直挂在母親嘴邊的那句口頭禪“我的哥哥是共産黨員、生産隊長”變了,變成了現在常常挂在嘴邊的另外一句口頭禪:“我能看到大伯青主,是共産黨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啊!”

熱詞:

  • 母親
  • 1980年
  • 1933年
  • 青主
  • 惠州電視臺
  • 兩航
  • 共産黨員
  • 古塘坳
  • 蔬菜
  • 蔗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