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缺錢並非大學教育失敗的根本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0日,山東省長姜大明在參加政協科技界聯組討論時,再次提及高校債務問題。他表示高校“滿腦子都是債務,被人追得跟楊白勞一樣,哪有心思辦大學?”。在談及利用土地置換的方式化解債務危機時,姜大明説,現在不是教育家辦學,而是房地産商在辦大學了。(2月21日《齊魯晚報》)

  坦率來講,大學缺錢在許多人看來不可思議,因為中國以公辦教育為主,各高校的資金更多來源於財政撥款,有國家財政支持,缺錢從何而來?但事實上,大學成了“楊白勞”早就是眾所週知的事。客觀地講,之所以缺錢正是由於之前大學無節制地擴張,不僅學生的數量激增,同時各種教學設施也隨之更新,使得大學經費迅速緊缺,大學不得不求助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教育家變成“楊白勞”,時刻應對外人追債,的確難以靜心辦學。不過,應該看到,大學教育不成功,缺錢並非根本原因。大學領導班子也沒有成為“楊白勞”的覺悟,一方面欠錢過多無力償還,部分高校已經加入“老賴”一族,另一方面,由於國家財政作支撐,一旦出現嚴重後果有國家買單,所以一些高校領導並不擔心欠錢的問題。換句話説,高校領導確實會因為高校債務危機而心生不寧,但這並非影響中國大學教育的根本。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擔心錢的問題,如果不是學校過度擴張使得學校借債沒有了底線,乃至於影響到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誰會為錢的事情發愁?的確,如果校領導能夠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學上,相信大學教育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遺憾的是,大學領導有多少是把教學作為大學的重中之重?因為大學領導同公務員具有相同的職稱評定,因而校領導同樣十分重視政績。而在大學,體現政績的不是學生的受教育水平,而是校領導為學校收了多少學生,建了多少新教學樓、宿舍樓,校園面積擴展了多少等。

  姜大明認為現在不是教育家辦學,而是房地産商在辦大學了。很明顯,姜大明看到了在大學教育背後是更多的大學辦學同經濟利益體的結合,讓本該類似象牙塔的地方充滿了銅臭之味。而高校與房地産商的結合,只是一些高校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而這種收益最終會以可見的校園建築呈現在社會面前。

  當然,這並非説大學教育資金不是重要的資源。相反,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如果能夠完成教育投入佔4%的GDP的目標,中國大學教育必將上升一個甚至多個臺階。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本就“不多”的教育投入被一些重點大學拿去了大頭,而這些大頭中又有很多成了大學的硬體建設資金和大學行政費用,而真正用在刀刃上的卻少之又少,落到學生身上的屈指可數。

  大學債務危機的確是滯礙大學教育前進的重大壁壘,表面上解決了大學的債務危機就可以化解大學教育停滯不前的弊病。但從根源上來看,如果不改變高校自身盲目擴建擴招、師資力量跟不上擴張速度、教育資源分配的“兩極分化”,不改變治校者以政績為主的辦學策略,即便減免了高校債務,高校是否就會上軌同樣是個未知數。

熱詞:

  • 大學教育
  • 教育投入
  • 教育資源
  • 楊白勞
  • 辦學
  • 齊魯晚報
  • 教育為主
  • 老賴
  • 高校領導
  • 房地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