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感動中國頒獎盛典現場 |
一群特殊的孩子
胡忠:他那種極端讓你就,我們有的孩子曾經就想自殺都有。
是什麼讓他放棄繁華的都市
用11年的時間陪伴他們成長
記者:你去了之後又能給這麼多孩子帶來什麼呢?
胡忠:不要讓他長大了,他隨時都想起自己是一個孤兒。
她面對的是堅守高原的丈夫
和渴望知識的孩子
謝曉君:他們就會大雪天的,就會躺在車子下面,/車子一開我就知道老師要走了。
是什麼讓她帶着年幼的女兒進藏支教
最終決定紮根藏區教育
記者:難道為了大家必須要捨棄小家嗎?
謝曉君 :沒有捨棄呀,我們感情很好。
《面對面》古兵專訪2011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胡忠、謝曉君 正在播出
2011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現場 專訪胡忠、謝曉君夫婦 |
201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舉行期間恰逢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對於一般人來説,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是這次在北京的短暫相聚之後,胡忠並沒有打算陪着妻子、女兒,和成都的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
記者:今年的春節準備怎麼過呢?
胡:回成都去看一看,然後再回學校,過年一般是在學校。
記者:什麼時候會在學校,過年期間?
胡:過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嘛,因為是孤兒,他們也沒有家,學校就是他們的家嘛。我作為校長,我必須在學校裏面陪着孩子過年。
記者:這些年都是這樣嗎?
胡:基本上都是這樣,我可能有11年吧,基本上都是這樣,回成都的次數,可能春節回成都有兩次左右吧,今年是第三次。
記者:每次要離開學校回家的時候,孩子們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胡:孩子盼著我趕快回去,希望我和他們在一起。這麼多年習慣了,就一家人。
被胡忠稱作孩子的是西康福利學校的學生們。這所學校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民辦公助、全免費、寄宿制的福利學校。這裡有140多個特殊的孩子,他們來自甘孜州十三個縣的藏、漢、彝、羌四個民族。其中,絕大部分為孤兒。
記者:孤兒的比例在學校有多少?
胡: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的孤兒應該是佔到了80%以上。
記者:那其餘20%的學生是什麼樣的?
胡:相似於孤兒的孩子,可能父母還在,但是父母是誰不知道,是棄兒,就是説基本上我們學校的孩子都可以叫做沒人管的孩子。
記者:那就對學校的依賴性很大?
胡:對啊,學校既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的教育成長的一個環境。我們學校這種特殊性,它的那種稱謂很多,當地老百姓叫孤兒學校,我們民政部門叫兒童福利院,我們文教部門叫做福利學校,我們自己叫做家。
記者:在這些稱呼裏你個人最喜歡的是哪個?
胡:家,那就是我的家,那麼多年跟孩子建立了感情,就是家人的感情。
記者:你稱他們為孩子,但是學生稱你為什麼呢?
胡:老師,下面也會叫阿爸。課堂上叫老師,課後就叫我阿爸。
記者:這個阿爸在當地的稱呼是什麼,父親的意思?
胡:就是爸爸,對,跟我們漢語爸爸的意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