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文化是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切入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業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農民工中的80後、90後,他們佔到全國1.5億農民工的6成,大約有近一億人。這些拖著“拉桿箱”進城的新生代農民工和“扛著蛇皮袋”進城的父輩們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後者可工可農,可進城可返鄉,而前者當中很多是“五穀”不識、從沒下過田土的“農盲”,他們的人生目標是圓“城市夢”。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力低,是這一群體的普遍特點。

  要想讓新生代農民工真正成為城裏人,我們依然有許多工作要做,如社會保障、子女入學、住房問題等等,但文化應該成為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個重要切入口。因為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訴求要比老一代農民工更高,而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貧乏、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人文關懷缺失的問題又普遍存在。據共青團江西省委2011年的《江西省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調研報告》顯示:近20%的新生代農民工沒有任何業餘文化活動;58.6%的新生代農民工每月用於文化的支出在80元以內,僅夠支付上網和手機費用;53.2%的新生代農民工每年參加單位安排的文化娛樂活動少於兩次。而上海的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平均月支出為161.8元,佔月均總開支的6.65%;40%的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文化消費為上網,前往公共文化場館或觀看文藝演出的不足10%;經常參加社區活動的僅佔7.7%。

  文化是一項暖人的事業,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不應該缺失對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層面的重視和建設。正因為如此,2011年9月,文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相對完善的“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建立相對穩定的農民工文化經費保障機制,農民工文化服務將切實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服務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政府是其主導力量。要通過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使離鄉的新生代農民工建立起對社會的認同,增強其共同意識和“家園觀念”。可嘗試設立專項經費保障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建設,可充分利用城市公益性文化設施或建設相對固定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動空間。同時,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也是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型製造企業、工業園區、工礦區等新生代農民工生産生活密集區可參照本地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配套建設固定文化設施,建築工地等農民工臨時性居住區可配置臨時性文化設施或提供流動服務,確保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的常態化。社會各方面也要積極參與。各社會團體和民間公益性組織等各類社會力量要積極搭建新生代農民工和其他群體進行文化交流的平臺,以文化活動消除隔閡,增進相互了解和關愛。社區也要從理念上把新生代農民工等同於本地市民,可以多組織一些新生代農民工願意參加的活動,以使新生代農民工能儘快融入所住社區,促進其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

熱詞:

  • 新生代
  • 農民工提供
  • 文化建設
  • 文化服務
  • 文化設施
  • 文化消費
  • 農盲
  • 文化娛樂活動
  • 五穀
  • 拉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