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解析1月宏觀數據 不宜放大“春節因素”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2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宏觀經濟數據已陸續披露。除PMI指數外,其餘皆不甚理想。對此,各方論者在分析這些數據時,大多歸結為“春節因素”,有意無意忽略了數據所傳遞出的經濟下滑信號。

  看最先公佈的PMI指數,月度值為50.5,較2011年12月回升0.2個百分點。市場的解釋,無非是經濟觸底反彈。從PMI分項數據看,權重最高的新訂單指數(30%)也的確出現了0.6個百分點的反彈。但看更為細項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卻大幅回落1.7個百分點。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背離?比較直觀的解釋是,我們在過春節,其他國家並未有此因素。這正好反證了新訂單指數的回暖,才是實實在在的“春節因素”,新出口訂單反映的卻是市場趨勢。

  隨後披露的發電量數據也讓市場大吃一驚,據説是負增長7.5%,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2009年6月以來首現月度負增長。拉長周期看,如果只觀察每年1月的情況,那2001年以來,僅有2009年1月同比增速為-11.80%。在此之前,發電量同比增速已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分別是2008年10月的-4%,11月的-9.6%和12月的-7.9%。如果再考慮到“春節因素”,這十年來,春節在1月的年份分別有2001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那麼2009年1月的負增長就很好理解。至於今年1月,恐怕就不單是“春節因素”可以解釋的。

  對於1月CPI同比上漲4.5%,環比上漲1.5%,普遍的看法是兩點,翹尾效應與“春節因素”。細項數據顯示,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3.29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月食品價格上漲4.2%,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34個百分點。很明顯,食品價格的大幅反彈,使得1月CPI超預期。不過從歷史數據看,近十年來1月CPI的環比值,在“春節因素”對應的年份,確實較高,但2012年創下了1.5%的新高,顯然並非單純的“春節因素”和翹尾效應所致。

  此外,進出口數據也讓市場感到了絲絲寒意。1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下降0.5%;進口下降15.3%,貿易順差272.8億美元。回顧歷史數據,2009年也面臨同樣下降的情況。相同的是,這兩個年份春節均在1月。但不同的是,2009年1月前後,出口增速負增長持續了13個月,進口增速負增長持續了12個月。當時的宏觀經濟背景眾所皆知。可見,今年1月進出口負增長,與“春節因素”關係並不大,更多的是經濟下滑信號。

  再來看央行的信貸數據,1月人民幣貸款僅新增7381億元,打破了近三年來首月貸款不低於萬億元的鐵律。M1增速更降至3.1%的歷史低點,前一個低點是2008年11月的6.8%,這也驗證了M1增速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觀點,一切還要看緊縮力度定奪。M2增速也降至12.4%,較去年底下滑了1.2個百分點。從M1-M2的剪刀差看,“春節因素”對應的年份均是負值,只有2001年例外。剪刀差最大的是2009年-12.11%,次大值為2012年的-9.3%。結合溫總理最近講話精神,預調、微調要從一季度開始,就不難理解央行的緊縮意圖。

  由此可見,“春節因素”對宏觀數據的擾動固然不能排除,這也是季節調整數據的核心原因。譬如,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後,1月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6.2%、10.3%和1.5%。不過,客觀分析,即便剔除春節因素,從時間序列角度分析,仍然可以很清晰看到經濟下滑的影子。對此,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不能讓放大的“春節因素”掩蓋經濟的真實運行趨勢。

  (來源:上海證券報)

熱詞:

  • 春節因素
  • 2009年
  • 增速
  • 負增長
  • 食品價格
  • CPI
  • 訂單指數
  • 翹尾
  • 央行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