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拾金不昧不需要制度化獎勵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由廣州警方起草的《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簡稱《規定》)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規定:對無主的拾獲財物,可在拍賣後將拍賣款的10%獎勵給拾遺者;對有主的失物,失主領回時,可自願按遺失物價值10%的金額獎勵拾獲人。警方稱,此舉可提高市民“交公”的積極性。不過也有市民擔心執行起來有糾紛。(2月13日《新快報》)

  支持者為制度化獎勵“拾金不昧”,羅列了諸多理由。比如説:考慮了當前現實,順應了時代發展,能調動“拾遺交公”的積極性。而且還有人舉了國外的例子,譬如,在德國,拾得人一般可獲得5%報酬;在日本,拾得人可獲20%以下報酬。國家與國家的實際情形不同,對於拾金不昧的理解也不同。這兩個國家對拾金不昧的獎勵,並不能抹掉更多國家對拾金不昧不獎勵的事實。

  制度化獎勵拾金不昧暗含著一個前提,那就是當前的社會道德已經不足以支撐“拾金不昧”。在一個道德環境裏,應該不需要有這麼一個獎勵;即使有這麼一個獎勵,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要。環顧身邊,好人好事絡繹不絕,拾金不昧每天上演。這説明當前的道德,並不是那麼讓我們顏面盡失。雖然説,個體不能代替整體,整體善良也不能掩蓋個別無良。但是,現在的獎勵只是撿到財物的十分之一,如果一個人真的在乎錢財,豈會舍本逐末?對於本身道德較高的人來説,十分之一的獎勵又有什麼意義?對拾金不昧的制度化獎勵,其實低估了社會道德水準。

  獎勵功利化的危害不容小覷。道德是純潔的,也是美好的;拾金不昧是可親的,也是可敬的。獎勵制度化了,還能叫拾金不昧嗎?這是在有意無意地把拾金不昧從道德詞典裏刪除。對於有些人來説,為了避功利之嫌,反而可能故意不拾,或者撿拾了不把財物上交、歸還。

  理解相關方面是想通過獎勵來推動拾金不昧的良苦用心。道德是需要獎勵的,但獎勵未必需要物質化,更不一定要上升到制度層面來。比如説,我們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激勵氛圍,可以提倡失者給拾者一定的補償,甚至在雙方發生爭議時可以站在拾者一邊,支持拾者正當的物質補償。媒體對良心事件的及時報道,已經體現了這一點。現在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加強而已。

  在制度化社會裏,應該給道德一個自由生長的空間,應該相信道德本身的自我調節能力。對於制度來説,做好分內事,特別是做好權力部門自己的事,比把手伸向道德領域要有意義得多。從這一意義上講,筆者不支持對拾金不昧進行物質獎勵,最起碼不支持這種制度化物質獎勵。 毛建國(媒體評論員)

熱詞:

  • 規定
  • 拾金不昧
  • 新快報
  • 財物
  • 遺失物
  • 廣州警方
  • 拍賣
  • 自我調節能力
  • 此舉
  • 道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