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用人民幣弘揚傳統文化不如反思教育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2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張 鋒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 鋒

  據媒體報道,日前,江蘇省政協委員陳光標參加了江蘇省兩會的小組討論,他的江蘇省兩會提案內容就是建議人民幣改版,在人民幣上印上《道德經》、《弟子規》、《論語》等名篇名言,以弘揚傳統文化。

  提案聽得多了,在人民幣上印名篇名言卻還鮮有耳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主意倒也不錯,不妨想想,人民幣的影響力多大啊,誰沒拿過人民幣?一旦傳統文化的精髓印上了人民幣,可就意味著傳統文化的“普及”了,説不定哪一天《道德經》、《弟子規》之類的名篇就深入人心了呢。當然,這充其量只是順著提案的合理想象,還沒有經過實踐的考驗,行不行得通,還值得商榷。

  畢竟,真要傳播傳統文化,人民幣也未必是最好的載體。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巴掌大的人民幣能承載這一重任嗎?即使有名言幸運地印上“寸土寸金”的人民幣,也未必就足以代表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何況,在書本上沒學好的道理,放在人民幣上就能心領神會了嗎?這顯然又是一個“豐滿的理想”,而“骨感的現實”是,在日常的貨幣流通中,誰又會有閒心來品讀這“錢眼裏”的道理?熟視無睹也説不定呢。

  錢幣被稱為“國家名片”,人民幣則是中國的名片。既然是“名片”,上面該印什麼、不該印什麼,自然很有講究。比如,在精心構思設計下,通過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社會成就、歷史變遷、時代人物、深厚文化等元素來體現我們的國家精神和綜合實力,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舊名片”到“新名片”的變化中,我們看到了國家發展壯大的歷史印跡。如果拿掉這些展示國家形象的多彩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孔子、老子等人的名篇名言,雖然看上去“很有文化”,實際上卻很狹隘、很偏頗。結果是,那一張張原本開放、生動、精美的“國家名片”變成了説教、刻板、枯燥的“教科書”,鬧不好還會讓人生厭。

  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與文明素養,的確很有必要。可是,提案是嚴肅的,容不得我們感情用事、想當然,與其把傳承文化的重任寄託在人民幣上,還不如反思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存在問題?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一邊拿著印有“道可道,非常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身正,不令而行”等名言警句的鈔票,一邊做的是鋪張浪費甚至貪污腐敗的行為,那才真是最大的笑話與諷刺。

熱詞:

  • 名片
  • 陳光標
  • 人民幣
  • 教育問題
  • 弟子規
  • 道德經
  • 文化傳承
  • 傳統文化
  • 弘揚
  • 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