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陳光標的慈善像行為藝術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3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如何將個人英雄主義式的慈善,昇華為一項具備操作性與可持續性的現代慈善———這值得每個心存善念的中國企業家反思

  文 張天潘

  1月27日,大陸首善陳光標將率領50余位大陸企業家赴臺,將捐出5億元新台幣,每戶1萬元,極貧困者最多5萬元慰問金。因陳光標堅持現金髮放,新北市、桃園縣認為有治安疑慮且觀感不佳,明確拒絕。

  “中國首善,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CCTV經濟年度人物大獎,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國十大優秀志願者”,這些其實都是陳光標名片上的身份標識。作為一個高調的慈善人物,他的各種舉動都牽引著社會眾多的目光,也引發了很多爭議,比如他的“錢墻秀”與“裸捐”。

  陳光標式的慈善,在這個慈善環境依然不夠良好的背景下,無疑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號召更多的人來關注慈善事業,這是毋庸置疑的好事,應該給予掌聲。可是,這麼好的慈善行為,為什麼有時不為人所接受呢?我們應該看到,和李連杰的壹基金相比,他的慈善作為有著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每一次都是親力親為,然後佔據著新聞圖片的居中位置,有點像是一場行為藝術,屬於粗放式的慈善運作,並未有意地將慈善當作一項可持續進行的事業來操作。

  社會歡迎任何形式的慈善行為與倡導,像陳光標這樣的人,在當下還是太少了,不管有怎麼樣的爭議,他的努力都難能可貴。不過,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慈善需要有心,同時也需要符合慈善事業的規律。很多人不懂得做慈善,所以有時候明明做了慈善卻適得其反,收穫的是被質疑的委屈,比如章子怡、成龍等人的“詐捐門”,這也告訴我們,慈善並不是簡單的施捨與救濟,而是一項技術活,我們需要在這個理念上轉變過來。

  在港澳臺以及西方發達國家,慈善主要是依託于公益組織開展的,這些公益組織的運作具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其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商業公司,同樣也追求“投資回報率”。因此在這些地方,將商業領域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引入慈善事業,擺脫以往施捨性質的濟貧方式,以投資來解決根本問題,進而凸顯自由、個人價值以及企業精神早已成為共識。這或許就是陳光標被台灣一些縣市所拒絕的深層原因吧。

  因此,從陳光標的行為來看,如何實現從官方認同到公眾認同,這還是他需要耐心且要認真思考的方向,更進一步要思考的是,如何將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式的慈善,昇華為一項具備操作性與可持續性的現代慈善--當然,這也是所有有心慈善的中國人都應該有所反思的--如此,才能真正地贏得公眾特別是受益者的認同,也能更好地獲取普世認同,更好地將中國人的慈善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與愛,展示或輸出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