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西四景觀擬申報世遺 靈渠是早期運河難得實例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2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賓陽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賓陽 實習記者謝中國

  2月10日,記者從廣西文化廳獲悉,廣西擬將左江花山岩畫、興安靈渠、海上絲綢之路之北海史跡、三江侗族古建築群4處景觀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其中,海上絲綢之路之北海史跡與廣東廣州、浙江寧波、福建泉州、江蘇揚州、山東蓬萊聯合申報;三江侗族古建築群與貴州、湖南聯合申報。

  2006年,花山岩畫、興安靈渠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11年4月,國家文物局要求2012年重新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工作。廣西文化廳從去年起組織4個項目申報,今年3月底前將上交申報材料。

  在當天舉行的專題座談會上,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的專家對已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岩畫項目岩畫遺址類的類型、環境與價值,以及列入理由等進行了分析,認為左江花山岩畫申遺規模大,所反映的信仰和文化傳統延續至今,建議以遺址類岩畫申遺。

  靈渠的開鑿始於公元前3世紀,是全球現存早期運河的難得實例。靈渠的開鑿從選址、規劃、設計上都反映出在自然地形、水文條件限制的狀況下,古代中國在運河修建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它是中國古代運河技術的代表作。

  北海在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江侗族古建築群是廣西、貴州和湖南三省區5縣25個村寨聯合申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三江侗族古建築群包括三江侗族自治縣內的馬鞍寨、平寨、岩寨、高定村、冠小寨等侗寨,是嚴格根據世界文化遺産必須具有真實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價值的三個標準甄選出的。整齊連片的木質結構吊腳樓群依山傍水而建,座座俏麗的風雨橋橫跨江上,幢幢挺拔的鼓樓拔地而起,還有古樸的寨門、戲臺、井亭……構成一個個美麗而獨特的三江侗寨。三江木建築數量之多、式樣之繁、造型之美、技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目前全縣共有保存較好的侗寨近200個、風雨橋120多座、鼓樓200多座,享有“世界橋樓之鄉”的美譽。

熱詞:

  • 景觀
  • 花山岩畫
  • 申報世界
  • 世界文化遺産
  • 運河
  • 古建築群
  • 三江
  • 海上絲綢之路
  • 侗寨
  • 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