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西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21: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南寧訊 (記者/李湘萍)左江花山岩畫、興安靈渠、海上絲綢之路 北海史跡、三江侗族村寨的申遺工作進展如何?2月9日至10日,自治區文化廳在南寧舉行廣西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工作座談會,崇左市、桂林市、北海市、柳州市及北京大學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建築研究設計院文化遺産保護研究所等各遺産地文本編制單位,分別彙報了上述4個項目的申遺工作進展和申遺文本編制情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專員、國內申遺專家為廣西目前申遺工作“把脈”並提出了具體建議,廣西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走出重要一步。

  座談會上,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的專家對已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岩畫項目岩畫遺址類的類型、環境與價值及列入理由等進行了分析,得出左江花山岩畫申遺的特點:規模大,所選擇岩壁位置特殊,與人群有密切關係,所反映的信仰和文化傳統代際相傳。中國目前還沒有列入世界遺産的岩畫類項目,國際組織對岩畫類型申遺較重視。按照申遺平衡性原則,左江岩畫申遺優勢突出。

  靈渠的開鑿始於公元前3世紀,是全球現存早期運河的珍稀實例。靈渠的開鑿在選址、規劃、設計上都反映出前工業時代在自然地形、水文條件限制狀況下,古代中國在運渠修建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是中國古代運河技術的代表作。專家建議,靈渠申遺要在技術價值、歷史價值、景觀價值等方面突出普遍價值的評估。

  北海市以無可爭議的考古成果和歷史遺跡成為中國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並以此融入我國“海上絲綢之路”七市聯合申遺組團。去年以來先後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專家座談會和“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北海聯誼會,並與廣州、漳州、泉州、寧波、揚州、蓬萊市共同簽署了《新機遇、新挑戰、新跨越──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七城市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行動綱領》,聯合申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貴州侗族村寨2005年已列入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在2012年重設的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申報啟動後,廣西、貴州和湖南3省區5縣以25個村寨聯合組團申遺。其中,廣西部分經自治區文化廳邀請北京大學申遺專家實地考察,根據世界文化“真實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價值”的原則,甄選了三江侗族自治縣內的馬鞍寨、平寨、岩寨、高定村、冠小寨等7個侗寨參與聯合組團申遺。

熱詞:

  • 申遺
  • 世界文化遺産
  • 申報世界
  • 世界遺産名錄
  • 文化遺産保護
  • 海上絲綢之路
  • 花山岩畫
  • 把脈
  • 興安靈渠
  • 平衡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