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90公斤尾氣如何排出去?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0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12日《揚子晚報》報道:省政協委員田玉嶺在此次發言前作了詳細調研,她説,南京的灰霾天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工業污染,南京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綜合能耗均居前三名;二是揚塵污染,市區在建工地近2千個,揚塵治理多頭管理,效率低下;三是機動車污染,機動車排放的顆粒物80%以上是PM2.5的細微顆粒,是健康的主要殺手,目前南京機動車尾氣佔空氣污染物1/3以上,市民人均年吸入尾氣90多公斤。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各大城市紛紛選擇了遷出污染企業,選擇熱電供暖,加大城市綠化。然而,為什麼各城市的環境保護指數不降反升了呢?九十年代有煤煙污染,但城市人口遠遠沒有今天的這樣密集,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城市紛紛選擇了市政供暖,又讓環境污染得到了進一步降低。然而城市車輛又成倍增長,尤其是私家車數量,則遠遠不是九十年代所能望其項背。那麼,這也就成為一個錢幣的兩面。用煤時有污染,但人口數量少,實現市政供暖減少環境污染之後,但增加了汽車尾氣排放,基於此,即便工業污染遷出主城區,也永遠無法改變城市重污染的現實。

  日本城市內仍然有自行車的市場,日本的民眾交通工具中自行車出行仍然佔一定比例,而國人則不同,至少在一些交通“先進”的城市中自行車根本就沒有任何空間。自行車道早已經成為歷史,而私家車則連現在的小衚同也擠佔完畢,不知道將來的私家車會停在哪?有人發明了螺旋式升降式倉儲式車庫,然而即便是這樣的車庫,不仍然捉襟見肘嗎?

  城市交通不斷“進步”,“進步”的結果不過是高空立交橋,由原來的兩層立交橋提升為現在的四層立交橋。再加上地鐵的增加,即便成了“蛛網”又怎麼樣呢?交通不仍然越來越擁堵嗎?現在的城市家庭擁有私家車的只佔少數一兩成,當每一個家庭都擁有私家車的時候,是不是交通堵塞死衚同?汽車尾氣污染的死衚同呢?

  90多公斤尾氣是怎麼吸進去的?這其實是一個最傻瓜的問題,是一口一口吸進去的,並且這樣的“吸入率”基本持平。市長可吸入,百姓也可吸入,凡陰霾天氣嚴重的天氣,只要出門在外,任何人都逃不脫吸入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建築揚塵的機會。田玉嶺説,就南京而言,癌症是死亡第二因素,而肺癌是在各種癌症發病率中排第一位的。尤其是2.5微米以下可吸入顆粒物,其危害遠大於尼古丁。這也就等於宣佈廢氣尾氣揚塵三大陰霾來源的危害性之嚴重遠遠不是“要了人命”這麼簡單,而是嚴重到“要了子孫命”的百年千年之環保災難。

  90多公斤尾氣如何才能排出去?其實應對這樣的一個嚴重問題靠“傻瓜思維”即可,即官員不被騙──管他放狗還是關閥門,一概懲治到底不被欺騙。懲治開發商揚塵不手軟,揚塵是最大的懶漢做法也是最不講理的擾民行為,更是污染的“新殺手”,官方不予以嚴懲,老百姓又有何種能耐去管一管開發商的揚塵?尾氣殺手,不妨從降低公車數量入手,從嚴控私家車單雙號限行入手,從清潔能源入手,最終達到尾氣排放的環保標準。正是因為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官民各行其是,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太聰明”了才造成了當下的灰霾惡果。如果在當下仍然聽之任之,則恐怕不僅自己搭上,甚至會“要了子孫命”!

熱詞:

  • 私家車
  • 進步
  • 要了子孫命
  • 蛛網
  • 揚子晚報
  • 工業污染
  • 供暖
  • 開發商
  • 立交橋
  • 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