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收費“放權”莫成“放任”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1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馬紅漫 (經濟學博士

  財經評論員)

  照理説,市場競爭能夠遏制住企業傷害消費者的行為,那麼越來越失控的銀行收費行為只能表明中國銀行業競爭並不充分。

  銀監會等三部委共同起草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辦法》將銀行服務價格分為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市場調節價,並規定銀行新設收費須提前一個月向社會公示。

  不久前,有報道顯示在多數企業效益下滑的背景下,國內銀行業卻以超過40%的利潤率水平,超過了煙草、石油等壟斷行業。其間固然有利差收益作用,但長期以來銀行收費過高顯然也是原因之一。

  按照《辦法》,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的銀行收費項目,主要是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的基本商業銀行項目服務,包括銀行匯票、本票、支票、貸記轉賬和委託收款服務等。這就意味著一旦辦法開始實施,絕大多數的收費項目都將由銀行自行管理,只需對新收費項目提前公示即可。這不禁讓人擔憂,“公示”成了合法亂收費的保障,銀行收費問題不僅沒有被進一步約束,反而會更加大行其道。

  數據顯示,2003年10月1日出臺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而現在《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已多達3000多種,數年間竟增長10倍之多。從以往經驗看,行政規制效果乏力,都會出現銀行收費氾濫的情況。在行政監管撤出絕大多數銀行收費管理範疇之後,其後果恐怕就更難想象。

  照理説,市場競爭能夠遏制住企業傷害消費者的行為,那麼越來越失控的銀行收費行為只能表明中國銀行業競爭並不充分。對此,之前備受爭議的銀行跨行查詢、取款收費項目是一個最為典型的案例。當年跨行查詢、取款收費的理由就是“成本”問題。實際上卻根本經不起推敲。按照基本的經濟規律,企業投入的設備規模數量越多,平均成本也將被攤薄,單位費用便應該減少。事實卻正好相反,網點最多的某些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卻成為跨行手續費漲價的“急先鋒”。究其原因,恰恰是因為大型國有銀行處於市場壟斷地位,根本無須擔憂競爭壓力或者客戶流失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在跨行收費中分別牽涉到中國銀聯、發卡行、收單行和消費者四方利益。而多家國內金融機構本來就是銀聯公司的股東,大型國有銀行自然名列其中。由此,商業銀行既是銀聯的客戶也是銀聯的股東,而銀聯通過收費獲取的盈利可以通過分紅方式返還給各商業銀行。以此看來,前三者的利益實際上是趨同的,他們之間很容易就收費問題達成“共識”,真正埋單的便只有消費者一方了。

  正因此,儘管跨行查詢和收費問題曾被輿論和公眾一致質疑、批評,但最終的結果仍然是收費我行我素,是為當下中國商業銀行“偽競爭”格局的真實寫照。有鋻於此,當下行政部門需要做的,是全面梳理既有3000項收費項目的合理性,並在制度規範之前,對銀行新收費項目採取實質性審核制度。否則,此時行政部門選擇“放權”不僅無法讓市場發揮約束效應,反而更像是行政部門的脫責“放任”之舉。

熱詞:

  • 銀行收費
  • 辦法
  • 收費項目
  • 銀行匯票
  • 公示
  • 急先鋒
  • 共識
  • 放任
  • 成本
  • 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