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希望藥家鑫案再沒有“如果”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1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復盤藥家鑫案以及此後種種事態,需要追問:究竟是怎樣的阻力,讓寬容與理解面對仇視與對立屢屢敗下陣來?

  備受關注的藥家鑫案,在一紙死刑判決之後,仍余波不斷。案件審理期間,藥家鑫父親藥慶衛表示願意“贈與”20萬元,卻被張妙家人拒絕。近日,張妙家人表示願意接受,前往藥慶衛處接受該款,但場面一度混亂。

  且不論20萬元該不該給、該不該要,這起新的風波,是此案的又一次返場。一起肇事殺人案件,兩條生命提前退場,法律最終的裁決,以命償命的果報,都不能平息捲入兩個普通家庭的漩渦。究竟是怎樣的阻力,讓隔閡難以消融、心靈不能溝通,讓寬容與理解面對仇視與對立屢屢敗下陣來?

  復盤藥家鑫案以及此後種種事態,總是讓人生發“當初為何會如此”的感喟。如果時間可以倒帶、事實可以假設,帶著事後的審視與反思,重新回到事件的一個個節點,又能如何?

  如果,無論是藥家還是張家,能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感同身受,進行更多接觸與互動,或許能在更大程度上求取理解、達成共識,讓兩個家庭流血的傷口慢慢結疤。可惜,張家對於藥家,産生長期“不接觸”的印象;藥家對於張家,也因各種流言頗多微詞,最後讓怨恨的陰影籠罩一切。

  如果,相關人士能以更客觀的姿態介入案件,以法律與事實為準繩,此案還會不會激起良知與衝動、真相與謊言、司法與輿論的糾結,引來方向截然不同的訴訟?

  如果,張家拒絕20萬元贈款後,能有更多力量介入,對本就弱勢的張家進行更及時也更合理的幫助與支持,20萬元可能也就不會在事後演成悲劇甚至鬧劇。可惜,很多人未能跳出“殺與不殺”的意氣之爭,張家的困難未能解決,甚至捐贈款也去向不明。

  甚至,如果,藥家鑫面對倒地的張妙,即便在“激情狀態”下,也能發現“撞傷”與“撞死”的巨大區別,這起案件可能早已與各種普通交通肇事一樣沉入警方卷宗。可惜,“撞傷不如撞死”的案例與迷思,讓藥家鑫以偏頗的想象和利益考量,把事情推向了另一個結局。

  還有,如果,媒體能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給雙方同樣音量的麥克風;如果,司法在訴諸正義的同時也訴諸情感,以制度化的方式消弭怨恨;如果,社會輿論能以更理性的態度介入,而不是挺起摧枯拉朽的“民意之槍”……

  面對諸多林中岔路,因預設的觀點與立場、道德的控訴與想象、情感的裹挾與沖刷、利益的誘惑與糾結,我們未能走向另外一條。受害者不能沉默,受損者不能屈膝,但有時,或許可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來化解矛盾。的確,我們不能以旁觀者的立場要求當事人的理智,但至少,我們可以更好地抓住轉機,阻止這一承載著公眾焦慮的案件向社會舉起“第九刀”、“第十刀”。

  無論侵權官司還是20萬元風波,仍會繼續。但變化的事態,或許也正是又一個轉機的到來。這次,希望再沒有“如果”。

熱詞:

  • 張家
  • 第九刀
  • 第十刀
  • 如果
  • 贈與
  • 此案
  • 立場
  • 審視與反思
  • 果報
  • 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