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迷戀技術不如信賴制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3日,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李發強、周祖健等13人以及重慶市永川冠南烽爍油脂廠涉嫌生産、銷售偽劣産品罪一案。該案因涉案人數多、查扣數量大,被稱為重慶市最大的“潲水油”案。其産銷鏈橫跨川渝等6個省市。潲水油多項指標可達到或接近食用油指標,難以檢測。潲水回收煉出“潲水毛油”能賣到約3000元一噸,獲利頗豐。如果法院最終判決各被告人構成犯罪,本案將可能成為潲水油行業的標誌性案件。(2月6日《中國青年報》)

  從地溝油到潲水油,餐桌安全仍不淡定。別説普通民眾,就是衛生部也多次放下身段,屢次向社會招賢,寄望能修煉出“辨識地溝油大法”。遺憾的是,即便到去年12月31日截止,儘管徵集到近300種檢測方法,然而,其可行性與否,尚無明確定論。當此背景之下,加之潲水油企業“難中求進”:不僅自行檢測酸價、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等指標,還通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多道工藝,美化産品的氣味和口感。有了這樣的“質量意識”,合法油品更是難以與之一分高下。這就是整飭垃圾油問題上的一個死結。

  既然技術打撈不來真相,那麼,我們對技術的迷戀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放?道理很簡單,檢測標準的缺位並不是潲水油氾濫的根本原因,因為檢測再好,充其量還是“事後諸葛亮”,如果早早能將潲水油扼殺在提煉生産環節,何苦等到其呼嘯到市場之後再去治理?提煉潲水油是項工程浩大的技術活兒,絕非閉門造車可以完成的任務:比如在原材料環節,餐館、食堂的潲水一桶桶運出,查查來龍去脈,不難窺見問題的端倪;比如生産環節,潲水油大案中往往夾雜著正規油企的魅影,如果常態監管能管好中小型正規食用油企業,垃圾油的制售規模也不至於如此觸目驚心;再比如流通環節,潲水油再會“隱身”,總要現身於終端消費市場,油品批發零售點如果法紀嚴明、管制嚴苛,潲水油何以能混跡其間?

  潲水油是“難以檢測”,但不等於其“難以治理”。而如果大家都在等著有了“檢測標準”再去治理,潲水油遲早會成為食品安全和城市發展的“大敵”。重慶潲水油大案再次警示我們:整飭垃圾油,迷戀技術不如信賴制度。一方面,我們應加緊出臺國家立法層面的《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條例)》,整合地方性法規的合理之處,迅即對餐廚廢棄物的排放、回收、清運、處理、綜合利用,以及監管、處罰標準等作出明確而具體規定,理順監管部門之間的關係,強化行政執行力;另一方面,加大生物能源的應用技術推廣,政府應提供優惠政策、資金支持,規劃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形成“産業鏈”,這既削弱了潲水等資源流向“黑市”的利潤動力,又能變廢為寶、防止資源浪費。

  與其費盡心思研究“什麼是地溝油”,不如腳踏實地拷問“哪來的地溝油”。2012年的餐桌安全,千萬別指望“技術依賴症”來求解。

熱詞:

  • 潲水油
  • 檢測標準
  • 地溝油
  • 質量意識
  • 大敵
  • 産業鏈
  • 黑市
  • 中國青年報
  • 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條例)
  • 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