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貧困縣鉅資建大棚農民同意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1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林甸縣目前的麻煩,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農戶讓利,在充分補償他們利益受損的基礎上,讓他們多得一點利益。

  黑龍江省林甸縣政府被指非法圈佔農用耕地。民眾稱耗費61億元打造的是假民生工程:建設6000棟蔬菜大棚,領導參觀後又迅速拆除。公開建設別墅群,叫價每平方米5000元。19戶農民舉報他們承租的土地就是因該項目被收回,而且縣政府沒有給予應得的補償。(2月6日《中國青年報》)

  近些年,很多地方開始重視農業現代化,它們所採取的舉措多是促進農業規模經營,搞設施農業。這個方向沒有錯,但具體怎麼做卻大有講究。如果方法不對,沒有把農戶家庭承包經營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或者丟掉了因地制宜的原則,就會適得其反。

  林甸縣的做法值得推敲。根據筆者的研究體會,要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必須始終要關懷農民利益,把中央確定的農戶土地承包製作為開展工作的前提。農戶土地承包制並不影響農業現代化,也不影響農業規模經營。

  在東北很多地方,地廣人稀,人均耕地較多,但即使如此,土地家庭承包經營也有很大的制度容量,不會阻礙農業現代化。如果説有麻煩,是土地承包制在過去有不穩定的缺陷,妨礙土地流轉。中央已經確定的政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儘量不要隨便變更承包合同。對於當地農民,應該在公平承包的前提下,把承包關係永久化,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的前提下,如果要引入現代化農業市場方式,也應讓已經承包土地的農戶作為新生産方式採用的主體,讓他們學會新方法、新技術,儘量不要廢止合同、另起爐灶。尤其要儘量避免由政府把土地收回、集中發包給城市資本的做法。依筆者的調查,這種辦法弊大於利,容易加大當地農民的隱形失業,産生土地糾紛,造成社會不穩定。正確的做法是在當地農民中間培育專業農戶,哪怕進度慢一點,也要儘量穩妥紮實。

  在少數地方,還往往借“現代農業園”建設的名義,進行高端房地産業,在優質耕地上興建起了別墅式住宅。從媒體披露看,國家土地督察局對林甸縣的一定量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做了處罰,由此可見林甸縣的做法明擺着有不當之處。

  依筆者之見,凡是遇到這樣的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農戶讓利,在充分補償他們利益受損的基礎上,讓他們多得一點利益。道理也簡單。既然縣政府認為新的生産組織方式有更大的效益,就透支給這些農民一點,求得一個和諧安定,有什麼不好?但願林甸縣能在這方面給全社會作出示範。

  轉自新京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熱詞:

  • 林甸縣
  • 農業現代化
  • 中間培育
  • 農民利益
  • 京報
  • 新生産方式
  • 專業農戶
  • 土地承包
  • 新方法
  • 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