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紅網長沙2月6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任文婧 實習生 李明儒)1月31日開始,長沙城區首批21塊交通誘導屏正式啟用,誘導屏上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紅色代表堵塞、黃色代表擁擠、綠色代表暢通。那麼,指示燈是如何統計的?帶着疑問,記者昨日走進長沙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
該支隊科研所所長張長健介紹,每當車速低於40km/h,顯示黃色,而車速低於20km/h,顯示紅色,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標。交通誘導屏上所顯示的路況,是根據車速、流量、數量、流向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後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判斷的。“比如説,路上車輛並不多,但是車開得都很慢,低於20km/h,沒有造成堵車,這個時候就不能單純地依靠車速進行判斷。我們有三種手段對路面進行監測,現在主要是線圈採集和高清視頻人工監測,以後我們還會加入GPS浮動車對路面信息進行採集。”預計2月中旬,GPS浮動車可以開發並部署完畢。
張長健表示,交通誘導屏一共是55塊,第二批34塊很快就上了。目前,交通誘導屏主要投放在三個範圍:進入長沙市中心城區的主要幹道;交通擁堵比較集中的路口與路段;經常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周邊。
隨後,記者在長沙交警指揮中心看到,有四位操作員正在通過智慧交通行車誘導系統,對長沙市區的交通誘導牌進行人工監測核實。操作員李強介紹,各個路口的線圈將每個路口的車流量、車速進行採集,分析並判斷出是擁堵還是暢通,這一情況在交通誘導顯示屏上顯示的同時也同步在操作中心的電腦上。而操作中心的操作員再通過路段的高清攝像頭進行人工查看,如果系統反映的情況與實際不符再進行人工修正。“比如説現在銀盆嶺大橋這一路段,有一部分顯示黃色,但是我們通過攝像頭髮現這個地方的交通並不擁擠,核實後我們就會立即進行人工修正,把黃色改為綠色。”
據了解,目前暫時由兩班共8名操作員負責已經開通的交通誘導屏的人工監測,現在系統還在完善中。
作者:任文婧 李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