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火星上可能曾有生命説法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1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3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根據對火星土壤顆粒的分析結果提出,這個紅色星球的乾旱期過於漫長,而溫濕期不過“曇花一現”,如此不友好的環境狀況不可能存在過生命體。相關論文刊登在近期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上。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湯姆派克博士率領團隊用3年時間對200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最北部所採集的土壤和冰層樣本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對火星上單個土壤顆粒的研究,可以推算出這個星球表面已經歷超過6億多年的乾旱期。儘管以往的研究表明火星上超過30億年前可能有過溫暖和多雨的時期,但表面液態水的形成最多有5000年,如此短暫的時期不能給生命的孕育提供足夠的時間。

  在“鳳凰”號探測火星時,派克是當時項目的英國團隊成員之一,擔任分析研究通過探測器機械手臂挖掘出的火星表層土壤顆粒的任務。研究人員通過光學顯微鏡生成更大一些的沙粒分子影像,然後用原子力顯微鏡將100微米大小的顆粒製作成3D影像。

  任務完成後,他所在的小組就一直著手通過研究單個顆粒大小的土壤來更多了解火星表層形成的歷史,以期在顯微鏡下尋找當岩石被擊碎後形成的黏土顆粒,這種顆粒是介於液態水和土壤之間的一個重要標記,自成一體。然而,研究小組並沒有發現這個標記。即使在土壤中看到極少的這種顆粒,比例還不到整個樣本的0.1%,與地球上黏土的比例達到50%相比,火星上的土壤已經歷了非常長的超乾旱時期。

  研究人員還將火星、月球和地球的土壤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前兩者具有相似性,都是在相同的極端乾旱條件下形成的。基於以前的科學研究,火星上的土壤具有一致性,由此,該研究小組的結論具有一定代表性。未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空局的“火星計劃”任務將會對火星有更深的挖掘以尋找生命存在可能的證據。(華淩)

  (來源:科技日報)

熱詞:

  • 5000年
  • 火星計劃
  • 生命存在
  • 探測火星
  • 鳳凰
  • 號探測器
  • 土壤顆粒
  • 乾旱期
  • 液態水
  • 研究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