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不説豬滿圈 請看千斤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2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個你來我們村裏,不是讓你看豬滿圈,實在是想對你説説從縣上來咱村的農技幹部。就是他們,讓咱村的小麥畝産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1000斤,你一定要看看咱村的千斤田”。

  今年50歲的陶延安,是藍田縣三里鎮柴寨村第一村民小組組長,也是方圓有名的養豬戶。昨日,當記者來到村裏,準備去看他的集中養殖時,他卻鄭重其事地説起了來村裏的縣農技幹部們。原來,就在前年,縣農技中心將柴寨確定為小麥高産創建示範點,面積整100畝,用老陶的話説,就是“從此農技幹部也成了咱柴寨人”。

  “前年10月開始播種,農技幹部指導我們適量播種,一畝地只播22斤種子,是小偃22號,有名的優良高産品種;施用化肥,都是人家提供的尿素;緊接著是冬管,人家指導我們用除草劑,不能過量又不能少量;前年一冬雪少,墑情不好,到了春灌,人家又指導我們細心噴灌,噴灌幾次,間隔時間多少,人家都有詳細規定。”

  “你知道,咱村就在縣城的北邊,半嶺上,條件不好。平時,農技幹部們常常開著車,到示範田裏轉悠,看看苗情長勢,看看地墑咋樣,什麼時候該滅蟲,什麼時候該澆水,人家都會及時通知我們,還會和我們一起幹,現場指導我們。而且,人家説來就來,説走就走,沒有吃過村裏一頓飯。像農技幹部侯育,是個小夥子,人真是不錯,把示範田當自己的事幹,一點也不含糊。”

  “去年示範田收成咋樣,你肯定猜不到!經過我們和農技幹部實地測量,畝産超過了1000斤,這可是咱村歷史上的畝均最高産。我在縣農技中心網站上看到,咱們柴寨示範點是西安市18個示範點的第三名,準確的數字是平均畝産557.4公斤。這,都是人家農技幹部們的功勞!”

  坐在自家新建成的二層小樓裏,老陶一一述説著。他説:“現在雖説村裏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搞養殖的搞養殖。可是,糧食還是咱們的命根和基礎。俗話説,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咱這個組70多戶人家300人,人均才1畝地,它的示範作用你説大不大。”

  説著,我們走出小院,來到示範田,創建小麥優質高産示範點的牌子十分醒目。初春的陽光照在田野上,返青的麥苗平展如茵,地頭的出水樁粉刷如雪,高高的水塔一旁矗立。老陶高興地説,今年,村裏的小麥示範田還要繼續搞,還是種的小偃22。前不久,農技幹部們還指導著,一畝地施用了10斤尿素。“前些天下了雪,地裏墑情不錯,如果能再下幾次,那就更好了”。

  告別時,老陶拉著記者的手意猶未盡。他介紹説,這幾年,惠農政策也很多,鋪上了水泥路,種一畝地也補貼幾十塊錢,今年60歲以上的老人也領到了補助卡,每個月能領到錢。自己搞集中養殖,也享受了優惠政策,每頭母豬補貼100元,發生疫情病害死亡還有賠償。

  “今後麼,總是希望惠農政策更多些,物價再低一些,化肥飼料等價格穩定一點。不管咋樣,沒事就來咱村看看,也請你見見我們縣裏的農技幹部們。”老陶最後説。

熱詞:

  • 惠農政策
  • 幹部
  • 養殖
  • 苗情
  • 小麥
  • 示範點
  • 畝産
  • 農技中心
  • 播種
  • 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