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涉拆遷案件存三難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8: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相關報道

  本報記者丁國鋒

  人民法院如何應對大量拆遷徵地矛盾涌現的問題,是近年來司法界頗為關心的課題。

  2011年初,《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頒佈施行後,“行政強拆”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這無疑對法院處理涉拆遷糾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4月,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法院從司法視角切入城鎮化進程的課題,以四個人民法庭為載體,採取走訪鎮街黨政主要領導、轄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重點企業法人代表、村居委調解主任,向基層部門、群眾發放問卷調查以及電話跟蹤調查等方式,對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出現的問題與面臨的困境進行了重點梳理,並結合司法審判實踐,最終形成了調研報告。

  在這份名為《關於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相關問題的調研報告》顯示,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區熱和房地産熱等紛紛興起,農村土地徵用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由利益博弈引發的社會矛盾呈激增態勢,給一線的“糾紛化解員”──人民法庭帶來了諸多衝擊,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街鎮、村居委與村民因拆遷安置補償産生的矛盾增多;因拆遷引發的家庭矛盾增多;因拆遷引起的農村房屋買賣糾紛增多。

  錫山區法院行政庭庭長姚堅分析説,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的標準往往容易引發村民與拆遷單位、甚至與當地政府的矛盾,大量矛盾涌入法院,給“案多人少”的人民法庭增添了更大的工作壓力。

  而在拆遷引發的家庭矛盾糾紛中,大多表現為繼承糾紛和析産糾紛。“農村房屋原來的經濟價值並不高,特別是許多老房子的宅基地往往是祖輩、父輩申請,拆遷時,很多家族成員也已經到城市定居生活多年,以往很不屑一顧、甚至幾十年來從未問津。”姚堅説,面對一套老房能經過安置補償變成兩到三套安居房,市場價值突增數十倍的情況,往往形成難以調和的家庭矛盾。

  此外,一些房屋多年前被村民以低廉的價格賣給其他村民或外來人員,面對拆遷賣方又反悔了,並拿出“宅基地房屋不能出賣給本村符合建房條件以外的人”、“房屋出賣後宅基地使用權仍然享有”等理由,要求法院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案件也屢見不鮮。法官必須妥善面對正確適用法律法規、合理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平衡利益等現實難題。

  姚堅表示,涉拆遷類案件普遍存在事實認定、房屋確權、矛盾調和的“三難”困境,加上家庭成員在共同生活過程中,累積的長期沒有化解的矛盾,易集中在訴訟階段“爆發”,使得案件調解難度大。

  調研報告認為,法院要以“群訪群訴信息通報”制度為主線,以“上下級、部門間”的多渠道聯動為依託,加強與法院之間,法院與黨委、政府之間的聯絡溝通,建立信息暢通、反應靈動、指導有效的息訴息訪網絡,第一時間傳遞信息、聯合行動、化解矛盾。同時突出內部協調聯動,立案庭及時“上傳下達”,行政庭負責實體方面工作,通過法律分析、提供法律意見對立案庭轉送的案件進行處理。

  本報無錫(江蘇)2月3日電  

熱詞:

  • 三難
  • 案件
  • 拆遷安置補償
  • 房屋出賣
  • 宅基地使用權
  • 農村房屋
  • 城鎮化建設
  • 人民法庭
  • 房屋買賣合同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