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牛股難覓 小牛股可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A股市場已落下帷幕,上證指數全年跌幅21.7%,最大跌幅超過30%。若以創業板指數來看,全年跌幅高達40%,投資者虧損纍纍。

  眾所週知,決定股市漲跌的最直接因素是供求關係。所謂牛熊的演變,其實質就是市場參與資金與市場總流通市值的PK。當個股投資價值顯著,參與資金相對總流通市值形成優勢,市場就會走牛,總流通市值就會被抬高;同理,熊市的實質其實就是市場重心不斷下移,並伴隨著市場總流通市值的降低。然而,這一結果在近年出現了巨大的差異,我們不妨來看看以下數據:

  2005年,上證指數創下998點的低點時,A股總流通市值為不到1萬億元,2007年上證指數6124點時,總流通市值達到超過10萬億元。其後市場連續調整了4年多,按理説總流通市值應該伴隨市場調整而下降,可是我們看到的事實卻不是這樣的。近年來上證指數從未超過3500點,可總流通市值卻一直在創出新高,2011年上證指數摸高3067點時,A股市場總流通市值甚至創出了歷史新高,達到21.5萬億,即便是目前上證指數尚在2300點附近掙扎,總流通市值也高達17萬億,遠遠高於6124點的總流通市值。

  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造成了當前總流通市值的過於龐大。一是股改使得巨量限售股得以上市流通,二是新股首發規模過大,且又是高價發行,造成指數不斷下降而總流通市值卻日益龐大的奇妙景觀。當前A股市場規模已是今非昔比,但市場的參與資金相對龐大的總流通市值來説,日益落于下風,無怪乎市場重心不斷下移,以致于想營造一波像樣的反彈都顯得如此艱難。

  另外,從板塊運行角度看,2005年至2007年大牛市的核心板塊是銀行、地産,這兩大板塊的流通市值目前已佔A股市場整個流通市值的80%。在當前宏觀調控背景下,房地産調控首當其衝,直接宣判銀行、地産這兩大板塊産生大牛市的可能極小,很難想象沒有這兩大板塊的良好表現,市場能獨自走牛。

  再者,龍年影響A股市場走勢的因素頗多,4萬億投資造成的地方債危機陰影揮之不去,宏觀經濟調控,海灣局勢的發展,歐美債務危機的最終走向,種種不確定都會深刻影響著A股市場的走向。

  即便這一系列因素有所改觀,資金面的供求關係也決定了股市難以出現大牛市。即使有行情,也應該主要表現為結構性、波段性機會。我們認為,當前A股市場階段反彈的概率不小,畢竟市場已經單邊下跌了快一年,各項技術指標極度超賣。換句話説,大牛沒有,階段性反彈卻可以有。

  站在管理層角度,應該本著愛護市場的目的,多項並舉,除了按法律法規規範市場行為外,還應該控制新股發行節奏,同時積極從多種渠道引入參與資金,讓市場充分休養生息。

  綜上所述,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市場供求關係的嚴峻性,拋棄幻想,制定出實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市場投資策略。可以説,市場策略的合理性直接決定了龍年的投資結果。所謂合理的策略,應該牢牢記住9個字:結構戰、波段戰、運動戰,也就是要做到緊跟熱點,波段操作,適時換股。因為當前的供求關係決定了市場不可能齊漲齊跌,更不可能出現大面積的瘋牛股,而應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積小勝為大勝。這才是龍年投資跑贏市場的制勝法寶。 (作者係中航證券首席投資顧問)

  (來源:證券時報)

熱詞:

  • 流通市值
  • 大牛股
  • 大板塊
  • 上證指數
  • A股市場
  • 新股首發
  • 資金面
  • 超賣
  • 波段操作
  • 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