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工人日報:論社會組織的發展,“毛細血管”需要更多“營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1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31日,北京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起,北京市7500多家社會組織的12萬名專職工作人員,將擁有一套獨立於公務員編制、事業編制、企業編制外的編制體系。社會組織納入編制體系後,其人員編制和工資起薪等將由政府部門來核定。屆時,社會組織專職人員的工資將與社會組織“效益”、項目運行情況等相關聯,並有望翻番。(見2月1日《京華時報》)

  曾有社會組織負責人感嘆,“我們就像沒娘的孩子”,做公益,受到限制;拓展服務,缺少必要身份;好不容易得到資助,又難以進到自己賬戶。這感嘆是不少社會組織的集體哀傷。如今,北京擬將7500余家社會組織納入編制體系,不僅發工資,還將在稅收上給予減稅優惠等等,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這些年我國社會組織興旺發達,但也有一些害群之馬,惟利是圖,敗壞了社會組織的聲譽。通過管理予以規範,能夠促使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同時,社會組織需要“名分”,需要減稅等各類政策優惠,這會使它們行進得更矯健。

  不過,將社會組織納入編制也引起了一些擔憂,比如“不要什麼都統包統辦,最後都變味了。”這些擔憂並非全無道理。

  當前,對社會組織來講,最需要的或許是“鬆綁”。前不久,廣東省推進社會組織體制改革,備受好評,其要義在於,一是將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改為業務指導單位,社會組織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二是積極推行“一業多會”,引入競爭機制。既打破了嚴厲的行政管制,又給社會組織的登記開闢了寬敞通道。

  社會組織被認為是政府職能在社會領域的“毛細血管”,可以成為政府管理的得力助手。既然是助手,當然不能放任自流,但又不能事無巨細地管。在管理、規範之餘,更多的應是扶持和服務。把握好這個分寸,社會組織的作用將得到更好、更充分地發揮。

熱詞:

  • 社會組織
  • 毛細血管
  • 營養
  • 工人日報
  • 效益
  • 京華時報
  • 編制體系
  • 不能
  • 事業編制
  • 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