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民網2月2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今天報道,拉丁美洲近十年因經濟強勁增長,稅收增加,稅收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從1990年的14.9%增加到2009年的19.2%。這是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汎美稅收管理中心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説的。
報告認為,稅收增加除了經濟強勁增長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最近十年有關國家改善了稅收管理工作,對自然資源徵稅。比如阿根廷對出口石油和農業原料徵收很高的稅,秘魯和智利也提高了礦業的轉讓費。報告説,儘管出現這種好轉,但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該組織成員國的稅收佔國內生産總值的33%,遠高於拉丁美洲的19.2%。
本地區國家享有很好的經濟條件,是考慮改革創造長期穩定的收入的時期,使政府能夠為發展提供資金。哥倫比亞、巴拿馬、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厄瓜多爾等國最近進行了稅收改革,而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的稅收改革卻失敗了。美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提醒説,許多拉美國家的國會有接近經濟精英的政黨的過多代表,這種情況阻礙通過向更富的人徵稅的法律。
在拉丁美洲所得稅和企業的利潤稅佔稅收總額的28%,從1990年以來增加了5個百分點,但是仍低於經合發展組織的33%。消費稅如增值稅和銷售稅增加,已佔稅收總額的35%,高於經合發展組織的20%。特別消費稅減少,現在佔15%。對社會保險的繳納約佔15%,低於經合發展組織的27%。
稅收增加較多的國家是巴西,稅收已佔國內生産總值的32.6%,其次是阿根廷佔31.4%。智利佔18.4%,哥倫比亞佔17.4%,墨西哥佔11.8%(石油收入除外),但在危地馬拉只佔12.2%,在多米尼加共和國佔13.1%,在薩爾瓦多和委內瑞拉佔14.4%。在海地佔11.7%。稅收增加使政府能提高競爭力,通過在教育、基礎設施和革新領域更多的投資以增強社會的凝聚力。(管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