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如何通過居住證落實公共服務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0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何通過居住證落實公共服務

  郭殿方(河北 教師)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透露,今年居住證政策有望出臺。這意味著,北京年內將開始變暫住證為居住證。劉敬民表示,暫住證主要是面向務工人員,而居住證則普遍實行面向整個在京流動人口。與暫住證不同,流動人口憑居住證可以享受相關的公共服務,而相關部門則可以憑居住證來掌握北京的資源、人口、工作等情況。(2月2日《廣州日報》)

  從歷史角度來看,暫住證的作用只局限于社會治安方面,在流動人口較少、訴求單一的歷史階段,暫住證發揮了一定作用。而隨著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民眾權利意識的大大增強,當地政府與流動人口之間,早已不是單純的治安管理關係這麼簡單。從暫住證到居住證,雖一字之差,卻是根本理念和社會政策導向的改變,甚至可以説是一次直接指向“福利難題”的根本性改革。

  居住證凸顯了對外來人口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的功能。由此就産生一個問題,當地公共資源的供給能否滿足需求?如果居住證所內含的權利全都付諸實現,那麼無疑對城市管理者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此,如何既保護持有居住證者的利益,同時又防止城市資源因人口增多而出現緊張,這不僅是制度設計者需要考慮的,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發揮巨大的管理智慧。

  其實,居住證取代暫住證,有必要考慮“先立後破”的問題。換言之,針對附著在居住證上的權利與利益,政府首先應該做好物質資源與人文資源的儲備,如果沒有充足的備用資源,權利、利益肯定還是空的。國內其他一些地方在暫住證問題上之所以起起伏伏,多是這個原因。

  對於北京的管理者而言,積極的應對態度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體現:其一,隨著居住證改革,相關部門應隨之進行更加細密的關聯研究,探究人口結構、素質、分佈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係,並找出應對措施。第二,對於暫時沒能得到居住證的流動人口,應通過信息化、專職化的管理與服務,保障法律賦予流動人口各項權利的落實。第三,把流動人口問題納入長遠戰略,通過各區縣的經濟、文化、社會保障的均衡發展,形成新北京人的均衡分佈,有效緩解相對發達區縣的人口壓力。

熱詞:

  • 居住證
  • 暫住證
  • 公共服務
  • 廣州日報
  • 兩會
  • 流動人口
  • 教師
  • 專職化
  • 經濟協調發展
  • 人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