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我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0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科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魯偉 通訊員龍宣)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課題組耗時25年,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該研究成果于2012年1月30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丁寄花博士介紹,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農墾58S于1973年由石明松先生在湖北沔陽(現仙桃)發現,該雄性不育水稻具有長日照條件下不育,短日照條件下可育的育性轉換特性。

  相比傳統的“三係”雜交稻而言,以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為基礎培育成功的“兩係”雜交稻,簡化了雜交育種和制種程序,降低了種子成本,並且配組自由,能充分發揮雜種優勢,使雜交水稻的發展跨入一個新階段。

  張啟發課題組自1987年開始即致力於克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在長達25年的歷程中,研究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發現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是一個長鏈非編碼RNA,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與正常水稻品種在pms3區間存在一個鹼基的突變。“該基因表達受光週期調控,在長日條件下,pms3基因的正常表達對花粉發育至關重要。”

  張啟發解釋説,在長日條件下的正常水稻中,該基因的表達量能保證水稻花粉正常發育,雄性可育;而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中,pms3基因區間的鹼基突變導致該基因本身啟動子區間發生甲基化修飾,表達量下降,不能滿足水稻花粉發育對該表達産物的需求,從而在長日照條件下雄性不育。

  據張啟發介紹,基因pms3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應用於水稻兩係不育係的培育,促進作物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pms3是水稻中第一個發現並進行了功能研究的長鏈非編碼RNA,這一結果為植物非編碼RNA的功能研究打開了一扇窗。”張啟發説。

  來源:《中國科學報》

熱詞:

  • 基因的表達
  • 不育基因
  • 鹼基突變
  • 兩係不育係
  • 水稻品種
  • 科學家
  • 克隆
  • 張啟發
  • RNA
  • 基因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