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阮儀三:歷史風貌老建築也是一種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2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2月2日消息:近日,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拆除,使得歷史風貌老建築的保護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究竟如何看待發展和保護之間的關係。在同濟大學教授、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看來,保護本身是發展,歷史風貌老建築也是一種文化。

  作為國內著名的古建築保護專家,阮儀三對於近年來一些地區為了發展而拆除老建築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一些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拆除老建築,只為了多蓋幾幢樓宇,認為這是在創造經濟利益,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為”,阮儀三教授説,“保護並不等於原封不動,應該是著眼于在發展中求保護,該拆要拆,該保要保。”

  我們常説中國是文明古國,但是唐宋時期的建築遺跡已經非常難以看到,甚至一些建築師為了研究唐代長安的規劃佈局而到日本的京都去,日本古建築修復用傳統方法,連斑駁剝落的地方也不加掩飾涂彩,刻意保留歲月的脈絡印跡。反觀近年來我們的發展,千城一面,處處是鋼筋水泥“森林”,曾經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氣息幾乎蕩然無存。“在倫敦這個地方,其面積只有我們許多大型城市的四分之一,而保護的歷史建築達到了一萬多處,美國建造年齡在20年以上的建築,如果需要拆遷,就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層層審核”,阮儀三教授説,“反觀我們的一些地區,拆除民國時期的房子也是覺得不可惜,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與資金不足相比,保護意識和觀念的落後,更令人憂慮。阮儀三教授表示,現在我們一些人覺得拆了之後還可以重建,但事實上,歷史遺産保護要堅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在保留古建築基礎上原樣原修。要讓老建築延年益壽,最大價值就在於保存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積澱。像上海外灘的划船俱樂部、楊浦區的聶家花園等沒有被拆掉,與阮儀三等專家和媒體的多方努力分不開。

  除了名人故居之外,在阮儀三教授的眼中,像上海的老式石庫門和里弄同樣也是歷史風貌老建築,也需要進行了保護,如果我們放任不管、不理不睬,必將愧對於後人。

熱詞:

  • 阮儀三
  • 老建築
  • 歷史風貌
  • 歷史建築
  • 歷史文化名城
  • 建築遺跡
  • 文化氣息
  • 歷史遺産
  • 森林
  • 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