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申城風景線:上海老建築步出“圈養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初來上海的遊客,逛完外灘、南京路之餘,對上海石庫門建築改造而成的新天地同樣印象深刻:風情酒吧、各國餐廳,掩映在石庫門經典建築之間,別有一番海派風味。

    眼下,周恩來、梅蘭芳等一批名人曾居住過的上海思南公館,除卻推出3至3.8萬元人民幣一晚的花園洋房式酒店外,也將依託此處經典建築群,辟出一條高端休閒街。其兩旁花園洋房林立,分佈有餐飲、畫廊等,成為上海市中心又一引人矚目的老建築風情地標。

    對於老建築的保護,上海似乎已不再僅僅停留在“圈養”模式,而是在妥善維護老建築原態的同時,試圖賦予其除觀覽之外的新使用價值。

    負責思南公館改造項目的上海永業集團副總裁盧永鋒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的城市發展中,新天地有其獨特地位,它向人們展示舊城改造也可以有這麼一種模式;而思南公館所在區域,因洋房多姿、曾住過的名人眾多,本身就是“古董”,因而其“修舊如舊”的改造,乃至經營方式,也自具一格。

    老建築“商用”是否影響其保護?盧永鋒表示,當年著手改造思南公館時,這裡的洋房已是滬上典型的“72家房客”模樣,廳堂一戶、陽臺一戶……平均一幢洋房內住著14戶居民,建築原態已不成樣。經過10多年的改造,遷出居民、精心修繕,思南公館在改造中保留了花園洋房的外立面、基本佈局,對壁爐磚、百葉窗等特色細節也予以保留,恢復昔日家庭居住樣式。

    盧永鋒認為,思南公館項目的初衷便是風貌保護,而非商業用途為首,開設21幢花園洋房式酒店,每幢整體提供住宿、有限制地開放,本身就是另一種方式的保護。

    上海留存的近代老建築眾多,而今,對一些優秀老建築開發其除參觀外的使用價值已漸成趨勢。且不論此間不少老廠房化身博物館、創意園區等,便是上海市中心那幢著名的經典老屋馬勒別墅,而今也已成一處知名飯店的所在。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就此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對於老建築的保護,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根據老建築的保護類別不同,有的必須原樣留存;有的在不對建築本身造成破壞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城市更新的需要調整其使用方式。(完)

熱詞:

  • 建築
  • 圈養
  • 馬勒別墅
  • 上海石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