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幫中小企業當“隱形冠軍”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0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幾年,讓中國的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的提法越來越受到追捧,但現實與期待相差甚遠。中國的中小企業往往缺乏産業鏈談判力,受大企業擠壓和欺負,甚至成為大企業轉嫁危機的對象,這是近年“中小企業經營難”現象集中出現的原因之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企業推行“生産分散化”,把一部分內部工序外包出去。這種模式讓中國的中小企業在産業鏈中的地位得到強化,但與大企業相比,它們在産業鏈中的市場主導、技術選擇與轉移、要素配置、價格決定和財務關係等各個方面通常處於從屬、弱勢地位。中小企業因而缺乏産業鏈談判力,從而受到大企業的擠壓或欺負,盈利空間小,經營風險大。在經濟不景氣時,還存在大企業沿産業鏈向中小企業轉嫁危機的可能性。

  這種現象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就十分明顯。筆者在不久前的調研中發現,在銀根相對緊縮的背景下,包括一些央企在內的大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應付賬款等佔用中小企業資金的情況相當普遍,中小企業為維持運營,被迫增加債務,加大融資需求,又強化了融資難題,加劇了資金供需矛盾和銀企矛盾。日趨嚴重的債務支付拖欠已經使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難以支撐,使其對為大企業提供配套協作或外包服務失去信心。這必然會導致中小企業回歸依靠自身力量“單打獨鬥”拼市場的傳統路徑,阻礙新型産業鏈分工體系的形成和鞏固。

  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本、德國等國的産業鏈中,中小企業往往被視為大企業的支撐,沒有它們承擔零部件加工,參與産品設計和研發,大企業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相比之下,中國市場是小企業和大企業一起競爭,展開激烈的價格戰,大企業習慣於把小企業看成對手或“攪局者”,認為沒有它們,大企業會活得更滋潤,自然會採取各種方式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建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協作互贏的分工體系,不僅會提升二者的經濟效益和産業競爭力,也是産業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強調中小企業在新型産業鏈分工體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作,並確保中小企業在産業鏈中的利益。目前,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在這一方面都已有初步實踐,值得中國借鑒。例如二戰後日本就成立“中小企業廳”,並第一個為中小企業立法,還創建企業診斷制度,由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經營進行調查分析,提出“診斷意見”。這些國家還建立專項基金,獎勵和補貼大企業沿産業鏈向中小企業轉移和擴散技術,從而扶持中小企業開展配套生産和外包服務。

  日本、德國“隱形冠軍”輩出,與它們戰後這些年各種政策、法律對中小企業的維護和幫助密切相關。就中國而言,中小企業仍是創新和形成産業集群的核心力量,要解決它們的經營難題,推進産業升級,應從強化中小企業在産業鏈中的地位開始。(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羅仲偉)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中小企業
  • 隱形冠軍
  • 大企業
  • 外包服務
  • 談判力
  • 企業診斷
  • 産業鏈
  • 國際金融危機
  • 技術選擇
  • 産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