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春運遭遇返程高峰期短途火車也“擁擠”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2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北網牡丹江1月31日訊 1月28日上午9時20分,從密山方向駛來的4044次列車拖著近兩公里長的綠色身軀,在寒風中穿行。記者在雞東站等候10分鐘後,握著硬座火車票隨人流一起涌進車站,迎著列車員的甜美微笑,在“注意腳下、當心踩空”的溫馨提示聲中,踏上駛往牡丹江的列車,體驗了乘車四個小時的“辛苦”與“幸福”。

  從查驗身份證、車票到檢票進站臺大約用了10分鐘。一進站就看到,每個車廂門口都排著長龍。在2車廂門口前,一位上年紀的列車員大聲喊著“別擠別擠”,一名抱著孩子的男子附和説,再擠就掉到火車下面了。“擁擠”是春運的一部分。買票時人頭攢動,坐上火車後,車廂裏行李箱堆滿過道,每走一步就如同跨越障礙一樣糾結。

  “勞駕,借光,謝謝。”這是記者上車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較之於那些為讓道而不斷做出挺胸收腹動作的旅客,此刻坐在硬座上已被擠得動彈不得的記者,忽然有了一種小小的優越感。

  “旅客們,為給大家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我們現在整理車容,請予以協助,謝謝。”10時許,2號車廂列車員自我介紹後,開始整理車容。整理行李架時,他耐心徵得旅客同意,雙腳踩在墊腳布中央,雙手小心調整行李,做到“大不壓小、重不壓輕、長橫短豎,行李邊緣與行李架平齊”。由於旅客攜帶的行李很多也很笨重,不一會兒,他的額頭上就冒出了汗珠。

  一處行李架下挂有紅色“中國結”的座位旁,一位一手摟著年幼孩子,一手敲打筆記本電腦鍵盤的旅客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交談後得知,這位名叫呂梅的旅客是要回北京上班。“開車前,2號車廂列車員在站臺上扶老攜幼,開車後又一直忙著整理車容、拖地、倒開水,還幫助一位帶小孩的無座旅客坐在安全位置,還祝福我們平平安安出行,快快樂樂過年……我要把這些寫到微博裏,讓大家分享春運時的溫暖。”呂梅這樣對記者説。

  5歲的小龍,可能是第一次經歷春運,他也許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景,嚇得躲在呂梅懷裏哭個不停。呂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這已經不算是擁擠了,當時在北京上大學的她曾經坐過行李架上還坐人的春運列車。“以前的列車條件不是很好,加上人又多,餐車服務員只好一前一後以‘傳送帶’的形式,將旅客需要的飯菜傳遞過去。”那段乘車經歷讓呂梅記憶猶新。

  48歲的王先生倚靠在列車過道的水池邊,稍過一會兒就要變換一下姿勢。記者看到,像他一樣,每節車廂都有幾個在過道裏或站或蹲的旅客。服務員推餐車從過道經過時走走停停,不停地喊著“請讓一讓”,記者估算了一下,她通過一節車廂大約得用20分鐘。

  儘管車上人多,但一些旅客還是有“高招”。為避免坐車一路顛簸,只買到站票的梅先生就帶著3張折疊小板凳上車,一張自己坐,另外兩張給兩個孫子坐。祖孫三人在過道上坐著小板凳,立馬吸引了許多“站客”羨慕的眼光。

  列車運行了大約1個小時,記者走過3節車廂,發現過道上都擠滿了乘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行李。在俗稱“老虎口”的車廂銜接處也坐了兩三人,其他人需要側著身子踮起腳,才能去衛生間或去打水。出於安全考慮,列車員上前勸阻這幾名乘客換到其他地方,他們也表示理解。

  11時30分許,4044次列車駛抵林口站,又一群乘客涌上車。此時,這趟列車旅程已經過半。很多乘客在火車行進的哐當聲中睡起了午覺。一位大姐和同伴打著招呼:“還有兩個小時才到牡丹江,再睡一覺家就在眼前了。”

熱詞:

  • 春運
  • 返程
  • 擁擠
  • 高招
  • 行李架
  • 中國結
  • 車廂列車員
  • 板凳
  • 列車員
  • 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