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疆“羅眼鏡”大棚花開引萬餘農民踏上致富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6日 0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25日電 (記者 楊東 ) 從吐魯番市到約15公里外的亞爾鄉大棚蔬菜基地,在路上向維吾爾老漢或是小媳婦打聽“羅眼鏡”,都會熱心地指給你。沿著他們指的方位,不走絲毫冤枉路,便可直接來到羅眼睛的大棚下。

  雖是隆冬,吐魯番清晨的天空卻湛藍無雲,陽光分外燦爛。那個在大棚頂箭步像在平地上麻利地收棉被的中年人無疑就是羅眼睛。

  即將進入不惑年的羅眼鏡實名叫羅信。在亞爾鄉無論什麼民族,無論大人孩子,都叫他羅眼睛,他很感激大家這麼稱呼他。久而久之,很多人只知道羅眼睛卻不知羅信,是因為在這片700個大棚基地的農民中,他是唯一有著高中學歷、戴眼鏡——有學識的人,還因為他是大家推選的大棚蔬菜協會的會長。

  羅眼睛15歲時從四川南充南部縣來到鄯善,曾在一家化工廠幹電工多年。隨著改革的深入,一些舉步維艱的企業關門停業,羅眼睛下了崗。

  吐魯番地區長期以發展葡萄為主,成為名揚四海的無核葡萄之鄉。但是,地少水缺制約了農民致富的步伐。從2002年起,政府因地制宜地實施設施農業戰略,以很優惠的條件吸引下崗工人到那裏開闢新天地,帶動當地農民快速致富。正在為下崗後擇業發愁的羅眼睛腦瓜靈,不失時機地抓牢機遇,只用5年時間就從2個大棚發展到700個,每個大棚1——1.5畝不等,平均每畝年可獲凈利1.5萬元人民幣。

  在新疆,吐魯番冬短夏長,陽光充足,有效積溫高,建設大棚和大棚種菜的成本相對較低,加上比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巧打時間差,大棚蔬菜效益看好。短短幾年功夫,吐魯番地區的蔬菜大棚發展到4萬多座,實現年經營收入1.5億元;多半蔬菜銷往中亞五國,小半銷往烏魯木齊,又輻射到甘肅、寧夏、青海等地。

  蔬菜品種不斷增多,由葉菜到果菜,由大陸菜到精細菜……其中,科技人員和種菜能人發揮了引領作用。羅眼睛就是被政府和農民公認的“能人”之一。

  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助措施,強力推進設施農業發展:確立了規模化、專業化、産業化、標準化目標;鼓勵能人&&當産銷龍頭,打造品牌;暢通銷售渠道,在疆內建立蔬菜直銷點200個;引導菜農成立合作社,成立蔬菜協會,現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9家,入社農戶9000多戶,帶動農戶2萬多戶;與疆內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培訓合作關係,建立了4個設施農業實訓基地,併為設施農業基地增設大學生就業見習崗位150個;定期舉辦培訓班,授課老師或者是專家教授,或者是大棚領頭人——羅眼睛經常被政府請到各鄉傳授大棚蔬菜經營經驗。

  如今鄯善的吐峪溝是維吾爾族聚居地,那裏的農民更相信眼見為實。羅眼睛到那裏傳授大棚蔬菜經營知識,農民説:“你説得再好,也不如幹得好。能不能在這裡種一片給我們看?”

  於是,鄉里又劃出幾百畝土地給羅眼睛建設大棚基地。第一個收穫期就贏得了可觀的效益——吐峪溝農民心服口服,紛紛加入到羅眼睛的合作社裏,操起了蔬菜大棚營生,在致富路上你追我趕。

  ——羅眼睛的眼界更寬了,身影更忙了,名聲更大了。

熱詞: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大棚蔬菜
  • 致富路
  • 蔬菜協會
  • 農民致富
  • 眼睛
  • 能人
  • 實訓基地
  • 有效積溫
  • 羅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