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車氣味刺鼻指南恐非良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4日 0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辰

  查閱環保部官方網站可以發現,2012年3月1日起,環保部與質檢總局聯合發佈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即將實施。指南規定了車內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濃度要求,適用於評價乘用車內空氣質量,主要適用於銷售的新生産汽車,使用中的車輛也可參照使用。

  記者認為,這將改變車內空氣質量“無標可依”的現狀,有利於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但是作為一部沒有強制效力撐腰的推薦性國標,國産新車的味道單憑廠家自覺自願可能很難在短期變小,這就要發揮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倒逼作用,讓車內空氣質量儘快成為與車價、安全性和品牌並駕齊驅的購車選擇要素。

  經常接到友人的買車諮詢電話。如果購車者有年齡不大的孩子或者家裏馬上要添寶寶,記者的第一個建議往往是提車前一定要到庫房存放的新車(不是展廳展車)裏聞一聞味道,如果感覺味道很大甚至熏眼睛,再便宜的車也不能出手。而與國産車對比,德、法、美、日等係的進口車,價格雖然貴些,日後養車成本也要高些,但新車味道要小很多,車主不必在嚴寒中開著車窗放味。

  這一現象背後其實是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差異。據媒體報道,日本機動車協會早在2005年就發佈了《小轎車車內空氣污染治理指南》;而2007年6月5日,韓國建設部頒布《新規製作汽車的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標準》;德國環保署與德國汽車製造學會聯合也曾制定《德國汽車車內環境標準》。

  尷尬的是,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然而車內空氣質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卻長期缺位。而在一些合資車型深度國産化的過程中,作為成本越壓越低的“伴生物”,車內各種刺鼻味道也越來越大。國産車和進口車在車內味道上的差異成了消費者(尤其是有孩子的消費者)必須認真比較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私家車車主而言,汽車是流動的家。在擁堵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車主每天坐在車內的時間越來越長。與消費者對新房裝修污染、新傢具空氣污染高度重視相比,購車者目前雖然有了一定的維權意識,但卻缺乏強有力的國家強制性標準作為保護自己的盾牌,更缺乏因為味道刺鼻對目標車型“一票否決”的理性。

  跟國內廠家相比,在德國等汽車發達國家,汽車企業自身對車內味道的控制標準往往比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還要高。有的廠家除了借助高科技手段,還用最傳統的方式——讓驗車員用鼻子聞替消費者做最後的把關。

熱詞:

  • 味道
  • 伴生物
  • 一票否決
  • 環保部
  • 國産車
  • 進口車
  • 購車者
  • 乘用車
  • 車型
  • 小轎車車內空氣污染治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