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春節特稿】飛龍在天、風起雲從 陳燮君:龍年説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2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要論生肖特性的話,龍大概是十二生肖中知名度最高但又最為神秘的。華人社會,誰都知道龍,但誰也沒有見過龍。然而誰也不會否認,時至今日,龍已成為中華民族共識度最高的一種標識性文化符號。

  “龍”作為一種特定的神異動物,在中國古代文獻典籍中多有記載。許慎的《説文解字魚部》裏説:“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周易》中記載:“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宋朝羅願在被譽為古代動植物詞典的《爾雅翼》中,對龍的具體模樣作了生動的描述:“角似鹿、頭似馬、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幾乎成為後代描述龍的形象的一個範本。至於龍的起源,則呈現出多元的狀況:

  比如有龍卷説、雷電説、鱷説、魚説、海馬説、蛇説、豬説、恐龍説、牛説等等,各家之説也似乎皆有文獻或考古發現可作為依據,可謂眾説紛紜,莫衷一是。然而可以基本認定的是,龍在歷代人民心目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人們通過藝術表達了對龍的崇敬和思想寄託。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龍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通過對歷代文物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龍的造型紋樣已成為中國古代藝術中永恒的主題,並在歷代文化遺存中留下了蹤跡。

  1995年,遼西阜新縣沙拉鄉查海遺址清理到一條長19.7米的紅石堆塑龍,距今約八千年,這是中國發現最早、形體最大的龍的形象。這一遺址還出土了最早的龍紋陶片,比我國先前發現的紅山文化玉豬龍約早近3000年。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夏王朝誕生。由此,中原地區及相鄰文化區域內各類型文化之間也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從而為商周青銅器中的代表性紋飾——龍紋的出現奠定了基石。以後的各朝各代無論是龍的外在造型,還是龍的內在涵義大致都在商周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演變。當然,隨著社會環境的不同、人們信仰觀念的改變,也在不斷更新著龍的形象。比如春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百家齊放,思維活躍,龍的造型開始擺脫怪異獰厲的氣氛,出現了清新的藝術風格。詩人屈原在《九歌》中就有“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的描繪。反映在工藝技術上,龍的形象更趨瑰麗多姿、自由奔放。唐代的龍風姿體態均顯豐腴,雍容華貴,體現了大唐盛世的文明氣質。明代正面龍紋盛行,給人以端莊、嚴肅之感,隱含其中的政治意義被放大,美學意義反而退居其次。

  作為華夏文化形象化表徵的龍文化的演進也相當開放,不斷吐故納新。比如當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就對中國龍文化産生很大影響,佛教中的龍王、龍珠、龍宮信仰及其傳説與中國本土龍文化融合,使中國龍文化更為豐富多彩。龍的元素在民間也被大量使用。如民間刺繡、剪紙、藍印花布、雕刻、建築等均有淳美的龍紋裝飾,體現著勞動人民對生存智慧的採擷。一些節日活動如中秋“賽龍舟”、元宵“舞龍燈”等都成為龍文化情結在民俗方面的表達。這種文化積澱在民族的心理中,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文明的演進和民族精神性格的養成。

  “兔留五穀豐登年,龍帶風調雨順來。”飛龍在天,風起雲從,在新的一年裏,讓我們舞動起東方的巨龍,使古老的土地勃發出磅薄的生命力量,創造出更多的人間奇跡。

熱詞:

  • 龍文化
  • 龍紋
  • 查海遺址
  • 周易
  • 賽龍舟
  • 舞龍燈
  • 九歌
  • 歷代
  • 風起
  •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