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暢通“最後一公里”,溫暖回家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Xinhua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運正如火如荼,輿論都把目光聚集到一票難求上,而忽視了農民工回鄉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當前許多農民工的返鄉方式,是乘火車到達省會城市或地級市,然後經過多次換乘汽車後抵家──快到家門口時,提著大包小包的他們發現,離家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無路可走了。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能想不到這種“最後一公里”問題。因為現代城市有著發達的公共交通體系,交通基本上是無縫接駁、零距離換乘的,交通非常方便,出了門就有地鐵,沒地鐵的地方可以乘公交車,沒公交車,至少還有出租車,還有可租賃的公共自行車。可農村不一樣,不僅缺乏基本公交體系,即使最基本的公路完成暢通都沒有做到。這種問題,在春運時表現得最明顯,下了火車,換了大巴,下了大巴,到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通不了車,只能基本靠走,提著大包小包走回家。這就是春運回家路的最後“一公里”。

  對這個問題,相關官員顯然也關注到了,交通運輸部長李盛霖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公路要在多種運輸方式中發揮著春運“主力軍”和“兜底保障”作用。重視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工作,鋪實從下火車到家門口的“最後一公里”路,讓旅客平安返鄉團聚。這話説得很好:農民工已回到家鄉,但還沒到家門口,我們要保證這部分道路便利暢通。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農民工的歸程本就比一般人艱難,火車票更難買,綠皮車條件差,轉乘大巴又艱難,不能再讓這最後的一公里增加困頓。

  相關部門介紹説,目前在具備條件的鄉鎮地區,農村公路通達率已基本達到100%,行政村農村公路也達到98%──這為解決農民工回家“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提供了充足的基礎設施條件。可也要意識到,即使從紙面上來看,那些還沒有具備條件的地區,公路會成為問題;還有2%行政村的農村公路沒修好,他們怎麼回家?

  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主要是錢的問題。前段時間曾有一條熱點新聞,表現了鄉村修路的困頓,河南一位村長到省城乞討籌集修路的錢,並承諾絕不會貪污修路的一分錢。2005年之前,國家對獲得立項的農村公路的建設補貼是10萬元/公里,2005年之後這種補貼上升到15萬元/公里。但調查表明,這些補貼並不夠,平原地區村路平均造價約為25萬元/公里,偏僻山區的造價更達40萬元/公里左右,投資不夠,出現這麼大的缺口,怎麼辦呢?加上眾所週知的跑冒滴漏,上級政府在修路上的轉移支付,並沒有真正投入到修路上,某些人貪一點兒,其他部門擠佔一點兒,真正用於修路的錢可能就更少了。

  所以,“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許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春運農民工回家難,只是暴露了這問題的一個側面,其實在鄉村日常生活也還存在著諸多不便。曹林

熱詞:

  • 一公里
  • 最後一公里
  • 春運
  • 農村公路
  • 主力軍
  • 2005年
  • 運輸方式
  • 大巴
  • 讓旅客
  •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