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台灣知識人的思考與探索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0日 1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快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光茫

  對寶島台灣的認識,以前是從柏楊、李敖、瓊瑤、龍應臺等人的文字中得來的,這種認識穿插著血濃于水的記憶。只是世界在變化,中國在變化,海峽兩岸都在變化,在學者李懷宇剛剛出版的《知識人:台灣文化十六家》一書中,我們會看到台灣的知識人,今天在思考什麼,求索什麼。

  這本書是台灣文化名家的人生經歷與思想狀態的珍貴記錄。白先勇、余光中、李亦園、鄭愁予、南方朔、隱地……盡在書中展現他們的智慧與洞見。2009年夏天,本書作者李懷宇赴臺訪問,對台灣文化名人進行面對面的真情訪談。訪談的內容大多涉及學術文化、歷史人生,本書就是訪談結集,從中可以探求一些知人論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見。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許多知識人飽經滄桑,仍然在文化領域上下求索,使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殊為可敬。訪問台灣的前輩知識人,只希望為我們的歷史留下記錄,為未來提供別樣的參照。

  台灣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認為,中國需要文藝復興。白先勇還提議,如果要寫華文文學史,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段是台灣文學最重要的時代,而大陸則缺少重要作品,剛好台灣文學填補了這個空。在保留某些傳統方面,台灣不見得做得好,可是至少有一種延續性,不像大陸起伏太大。對於台灣的族群關係,白先勇説,台灣人哪個沒有外省的親戚,外省人哪個沒有台灣的親戚?

  “鄉愁”是余光中的一張名片。余光中認為,用純白話可以寫出好的語言,但是文白相濟,文白交融,那個語境比較立體,更多彈性,更多變化。台灣很多作家,張曉風、王鼎鈞、林文月,尤其是王鼎鈞,他文言底子很好,他短短一段文字很簡要,就有力道。純粹的白話,像老捨得《駱駝祥子》可以,像徐志摩帶點歐味,像梁實秋、錢鐘書,帶點文言,都是很有彈性。梁實秋一輩子翻譯莎士比亞,他的小品,一點西化都看不出來。錢鐘書比梁實秋更西化一點,凡是學者散文,都是有古典的底子。

  人類學家李亦園,臺大考古係畢業前,曾請求考古大師李濟臨別贈言,李濟問了一個問題:“假如一個網球掉在一大片深草堆裏,而你又不知球掉入的方向,你要怎樣找球?”李亦園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李濟隨即回答:“只有從草地的一邊開始,按部就班地來往搜索,絕不跳躍,也不取巧地找到草地的另一邊,才是最有把握而不走冤枉路的辦法。做學問也如找網球一樣,只有這樣不取巧,不信運氣地去做一些也許被認為是笨功夫的工作,才會有真正成功的時候。”我想,大師的思索對於現今的學人,仍有某些啟發的意義。

熱詞:

  • 台灣文學
  • 台灣文化
  • 學者散文
  • 林文月
  • 思考與探索
  • 白先勇
  • 梁實秋
  • 余光中
  • 李濟
  • 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