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冷對打新實為博弈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朗瑪信息中止發行看似“意外事件”,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實是去年底以來基金普遍冷對新股發行的必然結果。

  自去年年底華寶興業基金公司以一則“友情提示”公開宣佈暫停參與新股詢價開始,高挂“免戰牌”似乎在整個公募基金業成為一股流行風潮。態度較為明確的公司如信達澳銀等選擇知會投行,暫停參與新股詢價和網下配售,也不再安排接待新股發行路演和推介活動,更多的基金公司則選擇了悄然暫停。

  多家基金公司投研或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實質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參與打新了,只是沒有公開表態而已。而在監管層公開表態將抑制新股熱的政策影響下,部分基金公司表示雖然沒有完全“拒絕”新股,但也將降低參與力度,堅持謹慎報價策略。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已經有兩家表示目前已不參與詢價,四家表示將減少詢價。

  “實質性的不參與也是一種態度,其實我們也是在抵制不公平的資本市場行為。”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主管投研的副總經理表示。上海一位投資總監認為,以往在新股定價問題上,買方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導致一二級市場價格畸形倒挂。如果這次能夠通過買方與賣方的較量,使得新股發行市盈率降下來,也算是基金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此次基金業大面積地冷對打新,也帶著痛定思痛後的決然。“中簽如中刀”的噩夢糾纏著中小投資者的同時,也讓機構投資者遭受巨大虧損。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月15日,近三個月共有241隻公募基金參與一級市場打新合計417次,這些仍處於鎖定期內的股票給相關基金帶來浮虧共3.46億元。市場不少人士質疑,當擬上市公司、PE、投行聯手向二級市場輸送泡沫時,基金業忽視了持有人的利益,存在人情關係等種種因素幫忙哄抬發行價格的嫌疑。

  另一方面,不少從業人士也在對基金業的作為深刻自省。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表示,2011年全年他沒有參與任何一隻新股的詢價。“當你看著絡繹不絕的IPO推銷者登門拜訪,甚至連一些Pre-IPO公司也要來路演,再想起基金因為業績慘澹而飽受持有人詬病,此情此景怎能再縱容PE、投行無休止地掠奪二級市場?”

  實際上,基金業內不少人士認為,在新股價格形成機制下,基金公司應當在新股定價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就表示,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基金公司是否能在自律和內部風險控制上做得更完善?只有市場上每個參與主體都更理性,更盡職地參與詢價,新股定價能夠趨向更加合理。

熱詞:

  • 基金公司
  • 新股詢價
  • 基金業
  • 新股定價
  • Pre-IPO
  • 股票型基金
  • 嘉實基金
  • 投行
  • 新股發行
  • 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