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日本的文化立國戰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2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96年7月,日本政府公佈實施《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表示要繼續擴大國際文化交往,在文化上做出國際貢獻並傳播文化。“文化立國”新國家規劃的出臺,是日本政府適應形勢變化而進行的新的戰略調整。

  在日本最早提出“文化立國”口號的則是大平正芳。大平創設的政策研究會“文化的時代研究小組”對日本的文化行政提出了“從經濟建設為中心向重視文化建設的轉變,從中央集權到地方分權的轉變,提高人民對豐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追求,振興地方文化建設和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等政策性建議。

  竹下內閣是倡導國際文化交流的先鋒。竹下內閣強化了實施文化交流的體制,同時強化傳播日本真實面貌的宣傳功能。其中,日本政府的一項有效措施就是向亞洲地區輸出電視節目。例如,創下62.9%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收視率最高紀錄的《阿信》(1983年),先後無償在世界上59個國家和地區播放,通過展現八佰伴公司創始人一生坎坷而又輝煌的創業經歷,向世界傳遞了日本人民善良、真誠、堅韌、永不放棄的人性之光。

  19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日本青春偶像劇在亞洲地區掀起收視熱潮,日本動畫片在全球範圍風靡一時,日本影視、動漫和電子遊戲等流行文化在亞洲乃至世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日本的動漫和電子遊戲産業,以其對傳媒、製造業和文化教育等行業所産生的強大光環效應,為日本的商業創造新的利潤空間,並正成長為全球性産業。

  2006年4月28日,日本政界著名的漫畫迷、前外相麻生太郎發表題為《文化外交新設想》的講演,提出了以動漫等日本流行文化為主開展外交活動的戰略。

  麻生指出,目前世界各國的外交處於“品牌形象”的競爭中,日本要在21世紀成為世界愛戴和尊敬的國家,必須提高日本的文化魅力,普通老百姓所創造的“輿論”將大大地影響一國的外交。日本動漫在亞洲其他國家的年輕人中極具影響力,可以挑起“打造日本品牌,推銷日本夢想”,把現代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重任,因此應該把動漫用到日本外交上。

  2007年5月,日本政府組織下的“亞洲前景戰略會議”委員會通過《日本文化産業戰略》,成為日本文化産業的綱領性文件。這一文件認為文化産業不僅可以對外提升國家軟實力,擴大國家影響,打造國家形象及本國産業品牌,對內也可以培育經濟增長點,帶動經濟長期發展。

  近年來的日本文化外交針對各國的年輕人為對象,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亞洲的年輕一代,可以説是看著日本動漫成長的。在日本文化的浸潤下,亞洲年輕人的日本觀會不會發生改變?當然,解決日本的亞洲外交問題,關鍵是日本政府正視戰爭史觀等政治問題。然而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滲透力,特別是日本的動漫和影視作品所傳達的日本人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也在悄無聲息中得到了傳播。

熱詞:

  • 文化立國
  • 日本動漫
  • 1983年
  • 日本政府
  • 日本政界
  • 戰略會議
  • 日本動畫片
  • 文化魅力
  • 日本外交
  • 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