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留守還是流動:該把孩子放在哪兒?(1)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運已到,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滿滿的人群中最讓人動容的是一張張稚嫩的臉,他們隨著父母,四處奔波,給教育界設問──

  年關將近,小穎要和來京務工的母親一起回闊別兩年的家鄉,陪家鄉的爺爺奶奶、哥哥過年。她小心地整理自己的小書包,一遍遍地問媽媽,“我還能在北京上學嗎?”直到得到滿意的答覆才牽著母親巨大的行李編織袋一角,慢慢走出出租屋。

  “終於回家了,但心裏又放不下留在北京的孩子他爸。”想到可以見到留在家鄉的另一個孩子小輝,小穎母親顯得歸心似箭,可想到一家人永遠無法團聚,她心生遺憾。在這個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來京務工人員聚集的小院子裏,類似情況很多,每一扇屋門後都有自己的辛酸。

  留守還是流動?

  留守還是流動?這是每一個來京務工人員都必須面臨的問題。把孩子放在故鄉,擔心親情疏離、教育不足;把孩子帶在身邊,工作不穩定,孩子只能跟隨家長流動的腳步流動。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行動計劃和促進兒童工作處項目官員張亞麗的研究,目前,我國流動兒童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700萬。留守兒童也超過了5500萬。“研究發現,0-6歲的流動兒童是流動人口當中最弱勢的群體。也是最需要社會關注的群體,因為他們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在營養、衛生、安全、教育等方面都需要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張亞麗説。

所有圖片均為與父母趕火車的孩子。光明日報記者楊慧峰攝于北京站

  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家鄉留守的孩子,一些在爺爺奶奶的看護下成長,還有一些寄居在親戚家,調查顯示,由於缺少溝通渠道,不少孩子敏感脆弱,心理健康情況堪憂。

  跟隨父母進入城市的孩子也並沒有完全融入城市。中華女子學院教師鄒敏長期從事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研究,她在北京市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和東城區的一些村莊裏,選擇128位流動父母和流動兒童發放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流動兒童中四口之家最多,三口之家是第二位,有77個家庭是多口之家。同時,流動兒童搬家頻繁,有108個家庭搬過家,最多的甚至搬家十次,平均也搬家兩次。流動兒童的父母中,父親平均年齡30.21歲,母親的平均年齡是31.94歲。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有14個家庭沒有工作,家庭經濟收入最少的0元。

  經濟條件不好,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搬家頻繁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情況可想而知。

  儘管不少家長期待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政府也為之開闢了相應渠道,而鄒老師的調查卻顯示,在這128個孩子中有35個處於散養狀態。

  為什麼不能入學?家長們表示,證件不全,學費太貴是主要原因。

  (來源:光明日報)

熱詞:

  • 留守兒童
  • 流動兒童
  • 孩子
  • 家長
  • 父母
  • 來京務工人員
  • 學費
  • 設問
  • 生長髮育
  •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