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林中教室”與環保教育(環球走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0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瑞典的一項環保新政──“超環保汽車”計劃新年後開始執行。未來3年內,瑞典政府將撥款2億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0.1441美元),除向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提供至少4萬克朗補貼外,還用於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推廣。瑞典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民使用新能源汽車。

  瑞典是世界上許多先進環保理念的倡導者,也是實踐者。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首次人類環境會議上,瑞典率先提出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自此,環保理念和措施層出不窮。瑞典對環保的重視,與該國半個多世紀以來對國民環境教育的重視分不開。

  上個世紀50年代,由於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瑞典也曾經歷環境污染之痛。即便是被稱為其守護神的梅拉倫湖,當時也是污水橫流。1960年,隨著歐美環境運動的興起,瑞典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

  瑞典的環保教育可以説是“從娃娃抓起”。對瑞典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説,每天的功課就是玩。也正是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和自然的相處之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裝滿各種回收後可循環利用的廢物箱裏發掘寶藏,枯枝、落葉、碎布條和廢棄的包裝盒等都可以是他們藝術創作的素材。有條件的幼兒園還會有雞舍、菜地和苗圃,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和自然的親近感。

  “林中教室”是最經典的幼兒園環保教育案例。幼兒園老師常帶孩子們到附近小樹林去上課,觀察、認知和實驗自然。其中一個傳統內容是讓孩子們辨識“哪些廢物對環境有害”。老師會先讓孩子們思考金屬、塑料、果皮核等不同物品丟棄後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孩子們一邊猜測一邊把不同的廢棄物埋起來。過段時間再把坑挖開,由老師就答案做講解。在這種原生態的環境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受到了環保意識的培養和行為訓練。

  如果説,幼兒園階段的環境教育還只是通過耳濡目染進行滲透的話,那麼,9年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則是培養學生參與並提出環保設想的階段。1962年,瑞典在《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中首次納入環保理念,提出要“喚醒對自然的責任”。在現行的國家教學大綱中,義務教育階段的16門課中有9門明確有環保教育要求,提出“學校要盡力確保所有學生能關愛和尊重身邊的環境和更廣闊範圍的環境”。物理、化學課規定學生要具備各種節能、環保等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生物課大綱要求校方在學生與自然相處的時候,培養他們關心自然併為自然負責的態度;社會課則明確要求校方給學生提供作為一名公民參與和為可持續發展作貢獻的機會。

  為了進一步推動環保教育,1997年,瑞典公佈《生態可持續發展》政府報告,提出“要為所有的學校引入環境獎項,目標是使絕大多數的瑞典學校成為‘環保學校’”。之後,瑞典教育部門自上而下啟動“綠色學校計劃”,極大提高了學校師生參與建設“環保學校”的積極性。由學生自己設計和實施的垃圾分類、廢水凈化、有機廢物積肥站、自然通風設備、綠化、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等,在瑞典學校裏隨處可見。在良性循環的過程中,學校完成了自身的環境建設,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環保理念。

  教育和知識是推動人們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瑞典以自己的實踐,闡述並佐證了這一道理。

熱詞:

  • 環保教育
  • 環保汽車
  • 教育部門
  • 走筆
  • 環保意識
  • 生態可持續發展
  • 林中教室
  • 從娃娃抓起
  • 社會課
  • 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