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PM2.5監測如何讓公眾參與 將增描述性指標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關於PM2.5的監測近期成為熱門話題,一些地方和城市表示今年將納入這一“高標準”。接下來人們的關注重點或許是:如何進行監測,如何解析數據,如何讓人明白,如何讓公眾參與?畢竟,空氣質量監測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僅僅擺出一堆生澀難懂的數據,容易讓人頭疼,雲山霧罩,甚至會生出種種猜疑。

  可以説,正是由於公眾對自身環境和健康以及空氣質量監測的空前關注,推動政府此次及時採納了民意。這一由民意推動的進程,仍需公眾積極表達意見,有效參與,才能更好地實施。聽得懂、看得明白,是公眾有效參與的前提。

  如何讓公眾明白?今年開始實施PM2.5監測的山東省環保部門日前提出,將在今後的大氣環境治理中引入描述性指標,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成為評價標準。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説,這樣的具象性指標更易被理解和作為判斷依據,普通百姓都能成為大氣環境的監督員。

  此前,山東曾把“恢復魚類生長”作為水環境描述性指標,以高於國家4倍的嚴格標準,採取階段性逐步加嚴的政策,使流域水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條條見魚”的目標,到2010年底全部實現。大氣領域再次提出類似的指導性目標,借鑒了其治水經驗。

  對於普通百姓來講,什麼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石油類、懸浮物等多種科學指標,有幾個能夠看明白?而採用“恢復魚類生長”這樣的指標,可感可知。河裏有沒有魚,有多少,河邊的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對比。是否達到“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以及每年裏所達到的天數,每個人同樣也都可以感受到、説得清。

  僅靠描述性指標尚不足以科學反映大氣改善的成效,山東嘗試將氣象學上的“能見度”作為對應描述性指標的技術參考指標。觀測經驗表明,在濟南能見度超過10公里,即可達到“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研究表明,能見度與PM2.5、PM10、濕度、溫度等因素有關係。山東省環保部門正組織專業團隊研究能見度與以上這些因素的關係,其中哪些是氣象原因,哪些是由於污染造成的,又各佔多大比例。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作不了假,如果這樣的天數在增加,就表明大氣治理成效明顯,反之,就意味著大氣治理不得法。這樣的嘗試,是讓公眾參與和監督的有效路徑,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實際。環保部門對公眾的誠懇態度,以及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和有力信心,由此可見一斑。

  從國際上看,環境治理也是先治水後治氣,比較而言,治氣更難。治理大氣污染,有賴於各地真正轉方式、調結構,有賴於嚴格控制工業排放、汽車尾氣和揚塵等。做到這些,僅靠環保部門一家之力遠遠不夠,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各級參與。治理大氣污染,不可能立竿見影,唯有不懈努力,空氣質量才會明顯改善,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才不再是夢。

熱詞:

  • 描述性
  • 指標
  • 能見度
  • 繁星
  • 公眾參與
  • 藍天白雲
  • 環保部門
  • 高標準
  • 空氣質量監測
  • 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