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下基層莫當“接頭幹部”(人民論壇)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不久,聽一位村支書講:現在有的鄉鎮幹部下村,往往與工作對象約個時間地點,匆匆“接頭”説幾句,問個數字填個表,打聲招呼轉身走。對這些“接頭幹部”,群眾當然不滿意。他們貌似下了鄉、進了村,實際上卻只是個形式。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工作作風,不僅沒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反而疏遠了幹群關係。

  可能有人會説:隨著“三提五統”的取消、鄉鎮職能的轉變,鄉鎮幹部還需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走上村頭、蹲在地頭?面對這個問題,不禁想起日前山東寧陽一位鄉黨委書記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的文章。正如他所言,形勢任務變化了,“走基層”更應當成為幹部的“基本功”、“必修課”。

  現在,基層工作尤其是農村工作頭緒多、擔子重、壓力大。農業基礎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産業結構需要深入調整,農民培訓力度需要加大,惠農舉措需要落到實處,社會穩定需要繼續鞏固,農村文化需要大力建設……這就對基層群眾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對基層幹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群眾工作的法寶不僅不能丟,更應傳承發揚;幹部下基層的“接頭”作風不僅不能有,反而應爭做下基層的“多頭”幹部。

  多到田埂頭,幹事有準頭。多下鄉、常入村,躬下身子進柴屋,蹲到灶邊繪藍圖,摸準民情,把脈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制定惠民措施;常做調研,立足實際,理清思路,才能找準發展路子。

  多上土炕頭,群眾有靠頭。現在,一些鄉鎮幹部對外招商引資的多了,向上爭取的多了,上網的多了,但到基層去的少了,關心農民疾苦的少了,能叫上名字的農民朋友也不多了,幹群關係疏遠甚至緊張,導致平時工作推不動,關鍵時刻叫不應。人心就是這樣,只有幹部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幹部當親人;只有幹部平時注重訪貧問苦,多坐硬板凳、多上土炕頭,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實事好事, 才能成為群眾擁護的貼心人。沈浩去世後留下了七雙滿是泥漿的鞋子,每雙鞋子都沉澱了厚重的公僕之情。

  多來地裏頭,落實有勁頭。有人説基層幹部是“芝麻官、綠豆權、西瓜責”,基層工作“大事三六九,小事天天有”,話雖打趣,但也反映了基層的重要作用、基層工作的現實難處。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都是實實在在的事,一樁一件都要實打實去完成。

  比如,下鄉家電如何確保質優價廉、使用方便,水利建設如何有效對接農業生産需求,類似這些問題充滿挑戰,檢驗著幹部對複雜現實了解深不深、對深層問題研究透不透,考驗著他們的執行力,同時更倒逼幹部深入一線,激發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向基層“求解”,不斷從群眾智慧、火熱實踐中尋找答案、破解難題、探索創新,用“腳板落地”推動政策落實。

  莫怕鞋子沾上泥,莫做浮頭魚吐空泡,莫學蒲公英滿天飛,莫當下基層的“接頭幹部”。幹部常下基層,常在基層,重在融入,難在堅持,貴在實效,關鍵在把基層實際、民情民意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導航儀。如此,基層的天地會越來越廣闊,基層工作會越來越有作為。

熱詞:

  • 人民論壇
  • 下基層
  • 幹部下基層
  • 接頭幹部
  • 基層工作
  • 必修課
  • 基本功
  • 求解
  • 鄉鎮幹部
  • 幹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