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現行城鎮體系不合理 委員建議優化成渝經濟區空間佈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8日訊(記者 尹育培)1月8日,政協四川省第十屆第五次會議在成都正式拉開帷幕。招商引資、交通就業、旅遊礦業、學校民生等成了委員們集中關注的熱點,其中致公黨四川省直工委主委、四川省城鄉規劃建設院副總工程師陳懿就提出,優化成渝經濟區城市群空間佈局,形成産業發展的合理梯度。

  陳懿表示,在成渝經濟區發展過程中,現行的城鎮體系將對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一是因為重慶、成都兩個都是特大城市,缺乏100萬以上人口的二級城市,導致各種高端産業及服務功能主要集中在兩大城市。二是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主要分佈在成、德、綿及重慶周邊地區,而在成渝中部、四川東北部、瀘州南部則存在著明顯的洼地。三是以成都、重慶為極點的發達交通體系尚未合理規劃和建立,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中心城市與周邊的二級城市、城鎮之間尚不能快速流動。

  “由於成渝地區工業佈局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缺乏圈層結構中的二級城市和小城鎮在空間上的合理佈局,這種失衡必然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突出。”通過多年的分析和研究,陳懿有了自己的看法,城市與周圍的鄉村形成了一個小的區域,在這個小區域內部同樣可以形成一個類似圈層結構的發展模式,通過城市內部一些産業向外圍農村的轉移,一方面優化城市本身産業結構,另一方面通過移出産業加強城鄉聯絡,打破城鄉工農業割據,帶動農村工業化發展,可以實現城鄉整體産業結構的升級。

  對此,陳懿建議按照圈層結構理論對成渝經濟區的城市群進行空間佈局優化,合理規劃和培育區域內的中小城市群,在地理空間上形成不同的圈層。通過位於成渝經濟區橢圓形極點的兩個中心城市與周圍城市群的交互作用,實現産業的梯度升級,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整體協調發展。

  一是以成都和重慶為橢圓形區域的極點,形成中心城市與二級城市合理分佈的空間結構。首先,大力提升重慶、成都兩個特大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將其作為人口集聚和區域競爭力提升的重點,同時增強其對周邊二級城市的輻射功能。其次,選擇、培育次級增長中心,分擔重慶、成都的部分功能,形成産業的梯次轉移。

  二是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力。合理調控城鎮規模結構,優化人口空間分佈,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為主體,小城鎮合理髮展的梯度集中發展的城鎮模式。

  三是合作推進交通網絡建設,提升區域內外部通達度。圈層結構是以通勤率為特徵的城市空間組織形態,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必要條件。應建立以重慶、成都為樞紐的內暢外聯、通江達海抵邊的多層次綜合交通體系,有機結合水、陸、空交通線路形成現代立體快速交通網絡。

  四是加強聯合協作科技攻關,創造規模經濟優勢。成渝經濟區的發展不能僅靠自身的資源稟賦,必須創造規模經濟等後天優勢,同時更多依靠科技創新的驅動力,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熱詞:

  • 成渝經濟區
  • 空間佈局
  • 城鎮體系
  • 人口空間分佈
  • 城鎮規模
  • 成渝地區
  • 合理調控
  • 優化
  • 圈層結構
  • 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