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相聲劇《東廠僅一位》:袖裏乾坤綿裏藏針的缺失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到寶島台灣的相聲,馮翊綱和宋少卿是兩個繞不過去的人物。1988年,兩人創立了在台灣最受歡迎表演團體之一的“相聲瓦舍”,在郭德綱還籍籍無名的時候,這二位已創作演出了很多精彩作品。儘管賴聲川導演的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説相聲》被認為是將奄奄一息的台灣相聲拯救于水火之作,但而後真正將相聲劇發揚光大的卻是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帥一怪的二位。新年伊始,認為時機已然成熟的“相聲瓦舍”攜壓箱底的代表作《東廠僅一位》來到東方藝術中心,接受滬上觀眾的現場檢驗。

  早先,馮翊綱在上海接受採訪時就説自己沒有想到在這裡會有如此數量龐大的“粉絲”。演出時,很多觀眾聽了上半句就如數家珍般地接出下半句的現象,再次印證了這點。托網絡的福,許多內地觀眾早已對《東廠僅一位》的經典臺詞了然于胸,當然也就對這一版與10年前原版的區別一清二楚。

  對一般觀眾而言,這一版《東廠僅一位》運用了相聲的貫口、説學逗唱等技巧,通過細節傳達了台灣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旁開一枝格外艷。比如,演出者的服裝是寬袍大袖的明清服裝,舞臺暗紅色的基調懸挂著漂亮書法的大條幅,特別是對傳統相聲那種袖裏乾坤綿裏藏針的機巧和幽默的繼承,告訴觀眾聽相聲開懷一笑固然重要,但更高級的相聲須得讓人第二天想起來還能覺得有回味,而這樣的創作方式在我們的相聲舞臺上如今已很罕見。

  但對於一批死忠的“瓦舍迷”來説,這版來滬試水的《東廠僅一位》多少改編得有些讓人失望。這個精心謀劃的重編劇本,雖然串聯起姚明推廣拒食魚翅的公益廣告、南洋奸商忽悠血燕由來的風波、最近熱映電影《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原著台灣作家九把刀、神曲《忐忑》等熱門話題的新包袱令觀眾捧腹,但給人些許刻意做作之感,缺少了水到渠成的機巧犀利。

  該版《東廠僅一位》在結構上也有些缺憾。改編後的四個段子,彼此間的聯絡已盡失原版中的緊密,仿佛是一道缺少主題的什錦拼盤。對於絕大多數“瓦舍粉”來説,江湖上久負盛名的“相聲瓦舍式錶演”──間離了戲與人生的剎那所能煥發出的含而不露的思考性,似乎隨著改編一道流失了。

  而這,正是作為一種更高級的相聲所不能避免的遺憾。

  本報記者 陳熙涵

熱詞:

  • 相聲劇
  • 東廠僅一位
  • 九把刀
  • 觀眾
  • 相聲瓦舍
  • 改編
  • 粉絲
  • 瓦舍粉
  • 貫口
  • 演出